2025, 24(2):247-252.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56470
摘要:目的 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文化建设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进而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西安市某院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以世界手卫生日为契机,举办手卫生暨医院感染防控系列宣传活动。2024年4月1—30日为活动前阶段,2024年5月1—31日开展手卫生暨医院感染防控系列宣传活动,2024年6月1—30日为活动后调查阶段,2024年12月1—31日对全院包括重点科室等分批次开展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比较不同阶段手卫生依从情况。结果 自手卫生暨医院感染防控系列宣传活动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70.15%上升至85.11%;接触患者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47.83%上升至78.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4年12月1—31日对全院包括重点科室等分批次开展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表明,重点部门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全院相同岗位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点部门无菌操作前和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全院相同手卫生时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手卫生暨医院感染防控系列宣传活动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普通科室的关注,进而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2024, 23(2):208-213.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657
摘要:目的 观察多模式手卫生干预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以及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4—2022年, 某三甲医院感染控制团队对全院医务人员实施多模式手卫生干预, 回顾性分析手卫生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的相关性。 结果 病房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呈稳定上升趋势; 手卫生依从率从2014年64.98%提高到2022年85.01%(P<0.001),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从1.21%下降至0.83%(P<0.05), 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369, P=0.027)。各季度不同区域及不同岗位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有所提高(P<0.001)。各季度5个时刻手卫生依从率中, 无菌操作前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小幅波动;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呈上升趋势; 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体液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在2020年之后有所下降(P<0.001)。 结论 多模式手卫生干预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2024, 23(3):291-297.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3829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与依从性,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2017-2021年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及依从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74所医疗机构105个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消耗量为79.24(44.88~258.63)mL/(床·日),不同类型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消耗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手卫生用品平均消耗量从2017年的65.75 mL/(床·日)增至2021年的87.55 mL/(床·日),呈逐年增加趋势(P < 0.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82.13%,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86.59%),医技最低(48.90%),不同职业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手卫生实施的方式中,采取流动水洗手占39.86%,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占42.27%,未采取手卫生措施占13.22%,戴手套未采取手卫生措施占4.65%,不同ICU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03,P < 0.05)。 结论 上海市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逐年增加,不同类型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和手卫生依从率存在差异,可通过连续监测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评估手卫生执行情况。
2024, 23(4):494-501.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059
摘要:目的 比较手卫生依从性电子监测(electronic system-based monitoring, ESM)与人工监测(manual paper-based monitoring, MPM)的经济学效益, 为临床高风险科室手卫生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与显微骨科、儿科重症监护室、感染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病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食管纵膈与淋巴肿瘤放化疗科、头颈与儿童肿瘤放化疗科、血液内科11个高风险科室, 2022年12月—2023年5月ESM和MPM两种手卫生监测方法实施期间的成本投入和效果产出, 应用TreeAge Pro 2022软件构建决策树模型, 测算成本效果、成本效率、霍桑效应和间接成本效益。 结果 ESM方法的总成本(4 868.55元)低于MPM方法(7 122.12元), 但ESM方法的手卫生依从率(61.33%)低于MPM方法(78.79%)。MPM方法的成本效果比(9 039.37元)高于ESM方法(7 938.28元), 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7.46%。MPM方法的成本效率比(72 013.35元)明显高于ESM方法(8 813.45元)。MPM方法的霍桑效应(59.45%)高于ESM方法(47.90%)。MPM方法的成本效益比(2 894.70元)低于ESM方法的成本效益比(4 765.98元)。当支付意愿低于18 500元时, ESM方法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 当投入高于该阈值时, MPM方法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 结论 对于感染控制高风险科室, ESM方法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率、成本效益均优于MPM方法, 但两者霍桑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24, 23(4):502-507.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924
摘要:目的 应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三级医院全部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迎检筹备期间, 实施培训、调查、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收集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数据, 应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进行模型构建, 评价干预的即刻效果和远期效果。 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67.58%提升至干预后的81.43%。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干预实施后总体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即刻提升19.717%(t=5.473, P < 0.001);但其斜率改变量为-1.995(t=-2.249, P=0.048), 提示干预实施后手卫生依从率的下降趋势扩大; 干预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均有即刻提升效果, 以医生群体提升幅度最大; 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斜率改变量均为负值, 以护士群体的改变量绝对值最小。 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但其远期效果不甚理想。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可有效用于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数据的分析。
2024, 23(9):1163-1166.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202
摘要:目的 了解隐蔽式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性的现况,比较医务人员隐蔽式观察法与直接观察法及监控观察法获取的手卫生依从率,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供有效监测方法及手段。方法 收集某院监控观察法、隐蔽式观察法、直接观察法获取的手卫生依从性数据及手卫生用品消耗量,观察人员均经统一培训,探讨3种方法与手卫生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观察法获取的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01,P<0.001);直接观察法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95.08%;隐蔽式观察法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为50.83%。新生儿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高,为119.14 mL/床日,儿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低,为10.39 mL/床日。监控观察法(r=0.975,P=0.005)与隐蔽式观察法(r=0.949,P=0.012)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具有较好相关性,隐蔽式观察法显示手卫生依从率最高的科室为新生儿科,为90.00%。结论 可采用综合监控观察法及手卫生用品每床日消耗量的方法,间接反映真实的手卫生依从性。
2023(5):591-596.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2308
摘要:目的 探索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在医疗机构保洁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保洁人员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两前三后手卫生指征进行培训, 试验组Ⅰ采用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进行广泛培训, 试验组Ⅱ采用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进行精准化培训。比较三组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时刻分布趋势。 结果 共调查保洁人员对照组26名, 试验组Ⅰ24名, 试验组Ⅱ18名。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培训前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31.30%、27.18%和30.30%;培训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43.11%、59.26%和83.62%。培训后, 试验组Ⅱ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较培训前明显上升, 增加了53.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试验组Ⅱ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 为83.62%。培训后, 试验组Ⅰ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时刻发生在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 为64.77%, 最低时刻发生在清洁消毒前, 为54.55%。除准备工具后, 培训后试验组Ⅱ其他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试验组Ⅰ,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试验组Ⅱ手卫生依从率最高时刻发生在处置医疗废物后, 为90.72%, 最低时刻发生在准备工具后, 为78.33%。上午6点至上午9点和下午3点至下午4点是保洁人员进行手卫生行为的高频次时段。 结论 一前五后比两前三后手卫生指征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和培训, 一前五后手卫生精准化培训可有效提高医疗机构内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023(11):1340-1344.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458
摘要:目的 评价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取某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呼吸ICU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观察并分析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 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后, 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含医生、护士和保洁)及整体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022(1):49-54.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21501
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依从性监测的加强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 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综合ICU 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掌握患者AB感染定植的基础情况。2020年1—12月(干预后)实施加强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成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小组,进行防控措施依从性监测,比较干预前后防控措施依从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发病率、AB耐药率的变化。 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防控措施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单间隔离执行率由干预前15.52%提高至干预后27.71%,医务人员手卫生、戴手套、穿隔离衣的依从率、环境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74.24%)低于干预前(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值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AB医院感染构成比、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前后患者检出主要病原菌均为AB,干预后AB检出构成比(21.24%)低于干预前(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6.32%、74.34%下降至干预后的60.58%、58.39%,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由干预前的10.53%下降至干预后的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基于依从性监测的加强防控措施对降低ICU内AB医院感染和耐药具有良好的效果。
2022(8):754-761.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22253
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特征,提出基于循证的干预政策,以提升手卫生依从性。 方法 检索2020年1月—2021年10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手卫生依从性相关文献10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2 377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74%(95%CI:68%~7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不同职业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生、其他员工,分别为80%(95%CI:74%~87%)、76%(95%CI:71%~81%)、70%(95%CI:62%~77%)。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后手卫生依从率最高(91%,95%CI:88%~94%),而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最低(68%,95%CI:62%~74%)。 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较大提升。辅助人员是手卫生依从率提升的重点关注人员,接触患者前是手卫生依从性干预的重点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