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晓岩
•2023(9):999-100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5
摘要:防止呼吸道病毒疾病在医院内传播是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呼吸道病毒类型各异, 但有相似的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合理实施和运用针对患呼吸道病毒疾病的患者、医务人员及探视者的感控措施可以有效阻止这些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外, 对抗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2023(9):1003-101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62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和结直肠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中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旨在为患者构建一个简单、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0月某院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56例胃癌和3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器官/腔隙SSI的独立风险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对胃肠癌术后器官/腔隙SSI的预测能力。 结果 胃癌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器官/腔隙SSI发生率分别为8.4%(30/356)、9.5%(29/305)。与非SSI患者相比, 器官/腔隙SSI患者住院日数明显延长(P <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OR=5.203, 95%CI: 1.167~23.193)、术前ASA Ⅲ级(OR=5.078, 95%CI: 2.047~12.598)、联合脏器切除(OR=3.479, 95%CI: 1.261~9.546)及术中失血量(OR=3.629, 95%CI: 1.577~8.350)是胃癌术后器官/腔隙SSI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ASA分级(OR=3.128, 95%CI: 1.334~7.337)、联合脏器切除(OR=3.442, 95%CI: 1.292~9.168)及手术时间(OR=3.091, 95%CI: 1.367~6.991)是结直肠癌器官/腔隙SSI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风险因素分别构建预测胃癌、结直肠癌术后器官/腔隙SSI的列线图模型, C-index分别为0.808(95%CI: 0.722~0.894)、0.763(95%CI: 0.674~0.852)。校准曲线表明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参考线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 结论 列线图模型对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器官/腔隙SSI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可为临床医生识别高风险SSI个体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
•2023(9):1013-102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083
摘要:目的 调查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构建能够准确预测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胃肠外科接受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训练集病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并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中进行验证、评价,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 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 共纳入477例患者, 其中训练集358例, 验证集119例; 185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 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98例, 53.0%), 其次为器官或腔隙感染(48例, 25.9%)、血流感染(17例, 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腹部手术史(OR=1.922, 95%CI: 1.048~3.523)、NRS2002≥3分(OR=3.525, 95%CI: 2.178~5.707)、PNI < 49.6(OR=1.662, 95%CI: 1.061~2.602)、高ASA分级(2级VS 1级: OR=3.513, 95%CI: 1.883~6.557;3级VS 1级: OR=10.219, 95%CI: 1.097~95.216)、联合器官切除(OR=2.115, 95%CI: 1.105~4.049)、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15.927, 95%CI: 1.847~137.330)是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 0.718~0.818), 验证集AUC为0.750(95%CI: 0.664~0.837), 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判别能力。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该模型拟合度较好(P>0.05), 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在预测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显示该模型的临床价值高。结论 基于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可为临床早期评估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提供定量、直观的参考工具。
•2023(9):1021-102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41
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术后1周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 纳入行TIVAP术患者650例, 其中, 2017年1月—2022年1月480例作为建模集, 2022年2月—2023年3月170例作为验证集。建模集按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463例。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达。 结果 建模集感染组17例患者中6例为切口感染, 10例为囊袋感染, 仅1例为血流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65岁[OR=3.093, 95%CI: 1.048~9.128, P=0.041]、手术时间≥2 h[OR=3.286, 95%CI: 1.008~10.716, P=0.049], 以及囊袋血肿[OR=20.200, 95%CI: 6.750~60.455, P<0.001]是TIVAP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33, 灵敏度为70.6%, 特异度为88.1%。校准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此模型在风险阈概率1%~60%具有临床获益。 结论 年龄≥65岁、手术时间≥2 h、囊袋血肿是腋静脉TIVAP术后1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及校准度较好。医务人员应牢记感染高危因素和术后感染护理流程, 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术后观察。
• 陈仁德,杨恩慧,马琼,田永福,耿一心,李文红,张莎莎,李勇军
•2023(9):1027-103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55
摘要:目的 回顾性研究近五年某三甲骨伤专科医院骨与关节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及诊疗信息, 为骨与关节NTM感染临床诊疗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诊断为骨与关节系统NTM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 筛选符合标准的病例, 总结、分析菌种分布及不同类型感染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信息。 结果 2016—2020年共确诊骨与关节NTM感染24例, 其中, 感染偶发分枝杆菌10例, 脓肿分枝杆菌6例, 龟脓肿分枝杆菌群、休斯顿分枝杆菌各3例, 耻垢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各1例。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 感染部位涉及四肢各关节, 最常见为膝关节、足关节感染, 分别为9、7例。24例患者均出现脓肿及感染部位触压痛, 少数出现局部皮温升高或全身发热情况。50.0%(12/24)患者有窦道形成, 20.8%(5/24)患者出现肉芽肿。24例患者中, 2例未进行外科手术, 余22例均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抗菌药物加中医药内外结合辅助治疗, 治愈时间中位数为129 d, 治愈率为83.3%(20例)。1例患者检出病原菌后转院, 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例治疗效果不佳。 结论 及时、准确的早期病原学诊断能缩短骨与关节NTM感染的诊断周期, 及时对症精准治疗, 有效降低感染损伤, 减轻患者痛苦。中医药辅助治疗可促进伤口愈合, 缩短治疗疗程, 减轻不良反应。
•2023(9):1034-104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265
摘要:目的 构建、验证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路感染(UTI)风险评分工具。 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宜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414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88例)和验证组(12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发生UTI的危险因素, 采用建模组数据构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UTI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 使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在风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分工具, 并在临床中应用。 结果 414例患者中有68例发生术后UTI, 发生率为16.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病史、肾积水史、术前UTI史、术前血清蛋白水平、氮质血症史、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术中灌注时间、结石大小、留置导尿管日数、抗菌药物使用日数、是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发生UTI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糖尿病史、肾功能异常、术中灌注时间、是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UTI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 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448, 对应的灵敏度为73.3%, 特异度为71.5%, 可得临界值为5.5分。以6分为界, 依据评分工具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5分)和高危组(6~13分)。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UTI风险评分工具应用到临床, 模型的准确率为86.8%, 术后UTI的风险评分工具临床上应用良好。 结论 风险评分工具可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 个性化预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发生UTI的风险, 协助护理人员提前干预。
•2023(9):1042-104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414
摘要:目的 研究隆乳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及临床资料, 探讨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风险并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 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行隆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 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参数及血清IL-6、TLR-2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 初步筛选影响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依据筛选出的因素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列线图模型, 并验证此模型。 结果 共纳入446例行隆乳术患者, 平均年龄(28.50±3.39)岁。其中感染组42例(9.42%), 未感染组404例(90.58%)。感染组患者IL-6和TLR-2水平高于未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筛选出合并糖尿病、乳腺炎病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IL-6和TLR-2水平是术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内部验证前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58(95%CI: 0.804~0.911)和0.842(95%CI: 0.799~0.890), 切点值为0.56, 内部验证前后灵敏度分别为88.1%、88.2%, 特异度分别为92.3%、91.7%, 准确度良好。 结论 合并糖尿病、乳腺炎病史, CRP、WBC、IL-6和TLR-2水平对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 可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临床治疗方案, 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2023(9):1050-105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502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中国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微生物学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 采用《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微生物学监测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313所医疗机构消化内镜中心的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微生物学监测的执行情况、监测频率、采样方法, 以及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313所三级医疗机构覆盖27个省级行政区。97.76%的医疗机构对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监测频率主要为每月监测1次(分别为49.32%、44.10%)和每季度监测1次(分别为44.22%、46.58%), 检测数量以全部检测(分别为52.72%、45.34%)和按比例轮换抽检(分别为34.69%、43.48%)为主。大部分医疗机构对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腔道进行活检腔道采样(分别为91.50%、93.79%), 采样方法多为普通冲洗法(分别为83.22%、78.48%), 泵辅助采样法(分别为8.39%、11.39%)和刷辅助采样法(分别为5.59%、5.70%)占比较少。大部分医疗机构对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的特殊结构抬钳器采样(分别为82.99%、85.71%), 采样方法主要为冲洗法(分别为56.15%、52.17%); 65.99%的医疗机构对十二指肠镜先端帽采样, 采样方法主要为拭子法(54.12%)。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判定, 分别有60.20%、58.39%的医疗机构以活检腔道微生物数量判断, 其余医疗机构以多个腔道(部位)中最高微生物数量(分别为26.87%、29.19%)或多个腔道(部位)的微生物数量相加(分别为12.93%、12.42%)作为结果判定指标。 结论 中国医疗机构对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微生物学监测的规范性和执行力有待提高, 临床实际操作中需建立针对十二指肠镜和线阵超声内镜的监测规范及检测标准, 以更好地推进内镜质量监测的有效实施与执行。
•2023(9):1058-106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247
摘要:目的 总结布鲁氏菌病性胸锁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 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23年2月呼伦贝尔市某医院布鲁氏菌科入院患者, 整理分析流行病学特点、首诊情况、临床表现、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 结果 14例布鲁氏菌病性胸锁关节炎患者,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3例, 14例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14例)、发热(10例)、乏力(10例)、多汗(6例)、寒战(5例)。临床体征以关节红肿痛(14例)、脾大(4例)、淋巴结肿大(3例)为主。实验检查异常以炎性指标升高为主, 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14例,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0例, 另伴有血液系统损伤、肝损伤。14例患者均给予12周及以上足疗程联合抗感染治疗, 其中治愈13例, 手术治疗1例, 有效率100%。 结论 布鲁氏菌病性胸锁关节炎发病率较低, 易出现误诊漏诊, 临床应注意鉴别, 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临床预后较好。
•2023(9):1065-107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469
摘要:红串红球菌是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 人类感染罕见, 国内尚缺乏报道。本文报告1例在糖尿病基础上以发热、肺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 经肺穿刺活检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证实为红串红球菌感染, 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 总结该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供国内外同行参考, 以期今后对该菌感染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3(9):1072-107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626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妊娠期糖尿病(GDM)与生殖道感染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 自建库至2023年5月23日发表的GDM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文献, 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 采用Stata14.0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共纳入文献23篇, GDM孕妇4 575例, 非GDM孕妇18 5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 GDM孕妇发生生殖道感染的风险是非GDM孕妇的3.28倍(95%CI: 2.29~4.69, P < 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发表年份和是否调整混杂因素的合并效应均表明GDM是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对于不同经济区域,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合并效应均表明GDM是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尚不能确定GDM是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GDM可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 是生殖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023(9):1080-108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09
摘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入院时咽、脐部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 为新生儿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新生儿病房2017—2022年3 639例新生儿入院主动筛查的监测结果, 对比分析2017—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三年和2020—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三年的细菌检出变化。 结果 2017—2022年共调查新生儿3 639例, 914例新生儿检出细菌1 152株, 排名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 前后三年前三位细菌排名不同, 脐部细菌检出阳性率均高于咽部,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重耐药菌检出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71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三年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阳性率较前三年降低(分别为2.79% VS 4.76%、0.63% VS 1.3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三年脐部MRSA阳性率(2.25%)高于咽部(0.38%); 脐部MRSA阳性率疫情三年(0.61%)较前三年降低(2.2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疫情三年新生儿病房住院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89%, 低于前三年的67.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新生儿入院筛查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脐部MRSA检出阳性率较疫情前降低, 可能与疫情期间医院内外全民公共卫生行为意识增强有关。
•2023(9):1086-109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08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对提高手术室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的效果。 方法 应用QCC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2020年10—11月为改善前期, 2020年12月—2021年3月为改善后期, 并持续监测至2021年9月, 借助荧光标记设备和微生物培养两种方法, 找出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低的原因, 通过改进洁具、完善制度流程、优化培训模式三大对策, 对比QCC改善前后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及SSI发病率的差异。 结果 手术室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由改善前的52.26%提高至改善后的88.02%;工作人员知识考核合格率从46.82% 提高至90.29%;SSI发病率从0.18%下降至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1年4—9月SSI发病率为0.06%, 手术室物体表面污染清除率分别为89.24%、90.80%、91.67%、92.53%、93.40%、94.10%, 改善效果维持良好。 结论 应用QCC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可有效提高手术室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及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环境清洁消毒知识掌握合格率, 保障手术室清洁质量有助于降低SSI发病率, 同时圈员能力得到提升, 值得推广应用。
•2023(9):1093-110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8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手卫生智慧云系统在新生儿科手卫生监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某院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利用手卫生智慧云系统收集2021年5月—2022年6月的手卫生依从率数据, 与同期"直接观察法"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手卫生智慧云系统的应用对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数据真实性的影响。 结果 使用手卫生智慧云系统后,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89.76%, 低于同期直接观察法的92.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两种监测方法的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护士手卫生智慧云系统监测的手卫生依从率低于直接观察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无菌操作前手卫生智慧云系统监测的手卫生依从率均低于直接观察法,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卫生智慧云系统监测的不同工作时间段的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智慧云系统监测的手消毒剂每床日消耗量为39.16 mL。 结论 使用手卫生智慧云系统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 可真实有效获取数据。
•2023(9):1101-110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07
摘要:目的 调查某儿童专科医院苛养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 为儿科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连续性监测分析某院2018—2022年呼吸道标本分离的主要苛养菌种及其耐药性。 结果 分离株数居前三位的苛养菌是: 肺炎链球菌(Spn)、流感嗜血杆菌(Hi)、卡他莫拉菌(Mc)。Spn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的平均耐药率高(均>75%), 对青霉素、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平均耐药率低(均<15%); Hi对氨苄西林的平均耐药率较高(接近75%), 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45%); Mc对氨苄西林平均耐药率高(>90%), 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平均耐药率均低(<30%)。三种细菌5年间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考虑小儿使用抗菌药物的特殊性并结合本研究结果, Spn可先经验性使用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类、β-内酰胺酶类药物, Hi可先经验性使用第二、三代头孢类、β-内酰胺类药物, Mc可经验性使用除氨苄西林外的抗菌药物, 再根据病原学结果及药敏结果回报调整用药方案。
•2023(9):1107-110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69
摘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脑炎, 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病原学检测困难, 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 容易误诊、漏诊。本文报告1例59岁男性患者, 以发热、血小板减少、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考虑病毒性脑炎但无病原学证据, 遂行脑脊液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 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后病情好转。
•2023(9):1110-111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08
摘要:Q热是由伯氏考克斯氏体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高致病性的人畜共患疾病。Q热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 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且可自愈。Q热不是我国法定传染病, 国内缺乏相关的诊治指南, 是一种长期以来被忽视和诊断不足的疾病。本文报告1例病例, 通过血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诊断为急性Q热, 经14 d多西环素治疗发热不退, 后经米诺环素治疗3 d病情好转,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Q热的认识, 缩短疾病诊治时间。
•2023(9):1114-112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14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Post-COVID -19 syndrome)又称为长新冠病毒感染(Long COVID)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状态(Post-COVID -19 condition), 是发生于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的一系列症状, 以疲劳、头痛、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痛、胸闷气短、抑郁失眠为主要表现,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已引起国外医学界的重视并对其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中国在全球疫情开始的前三年采取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相对较少。随着2023年初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 短时期内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感染。目前, 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的救治工作已基本结束, 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诊疗将是未来各级医院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国内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姜雪琪,李娟
•2023(9):1121-112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419
摘要:苯唑西林酶(OXA酶)属于D类β-内酰胺酶, 因其对苯唑西林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而得名。OXA型β-内酰胺酶定位于染色体或质粒, 并由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元件介导其在菌株间的水平转移, 现已衍生出一千余种变体。近年来, 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A酶出现并在菌株间传播, 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2001年土耳其从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了OXA-48酶, 这是在肠杆菌目菌株中第一次发现可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A酶。随后, 又发现了OXA-48酶多种变体, 统称为OXA-48-like酶, 其不仅水解青霉素类药物能力强, 还可以水解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 介导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希瓦氏菌被认为是blaOXA-48-like基因的起源, 现已报道12个起源于希瓦氏菌的OXA-48-like。为全面掌握可水解碳青霉烯类OXA酶的特征和分布, 本文就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A酶的来源、分布现状、流行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2023(9):1129-114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6
摘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217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