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报告

      2021(5):389-39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188

      摘要 (304) HTML (1112) PDF 840.59 K (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 方法 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期调查科室工作量、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以及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 结果 共有1 480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调查资料审核合格,应执行手卫生1 353 531次,执行手卫生1 076 639次,正确执行手卫生891 185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9.5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2.77%。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为76.26%~82.84%,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87%~84.01%,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正确率最低。调查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76.80%~84.44%,以儿科门急诊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19%~84.98%,以骨科手卫生正确率最低。五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为67.59%~89.84%,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1.51%~86.76%,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最低。综合ICU、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56.62、10.76、9.50、14.54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2.02、9.06 mL/人次。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中,综合ICU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61.15 mL/床日),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13.61、10.96、16.55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300~5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2.53、10.76 mL/人次)。 结论 此次调查获取的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及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可作为标杆,为各医院机构提供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对照体系,以促进全国医疗机构手卫生持续改进。

    • 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1(5):397-40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852

      摘要 (137) HTML (427) PDF 739.30 K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情况、菌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首次在某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8年1月—2019年9月共有667例艾滋病住院患者,其中有195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9.24%。感染菌种以白念珠菌(163株)、新生隐球菌(36株)和马尔尼菲篮状菌(22株)为主。标本来源以口腔拭子(黏膜白斑,133株)、痰(41株)和血(31株)为主,其中,口腔拭子、痰检出真菌均以白念珠菌为主,分别为119、18株;血检出以马尔尼菲篮状菌(15株)为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OR=2.237,95%CI:1.190~4.204)、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OR=1.614,95%CI:1.013~2.574)和HIV-1 RNA载量高(OR=1.817,95%CI:1.039~3.176)是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系统抗病毒治疗(OR=0.736,95%CI:0.576~0.940)、CD4+T细胞水平高(OR=0.583,95%CI:0.351~0.968)和淋巴细胞计数高(OR=0.798,95%CI:0.644~0.988)是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 < 0.05)。 结论 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早期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和规范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血清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规范抗菌药物联用的种类和剂量等措施,可减少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

    • VAP患者下呼吸道分离CRKP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流行特征

      2021(5):403-40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992

      摘要 (94) HTML (422) PDF 880.29 K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特征、基因型及主要毒力因子携带情况。 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某院VAP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KP),比较CRKP组与碳青霉烯非耐药KP组(nCRKP组)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多位点序列分型、荚膜wzi分型型别的差异,分析CRKP毒力因子携带情况及同源性。 结果 共收集56株KP,其中60.7%(34株)为CRKP。CRKP组患者入住ICU日数≥20 d、死亡及自动出院患者的比例高于nCRKP组患者(均P < 0.05)。CRKP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nCRKP组(均P < 0.05),CRKP主要(97.1%)携带blaKPC-2基因,对替加环素以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82.4%的CRKP属于ST11型,K64为主要荚膜型(50.0%);45.4%的nCRKP属于ST11型,荚膜型以K47为主(40.9%);K64型菌株在CRKP菌株中的比例高于nCRKP菌株(P < 0.01)。CRKP携带多种毒力因子,pLVPK-like质粒介导的毒力因子rmpA2、iucA及iroN主要由K64-ST11型CRKP携带,且PFGE分析结果显示K64-ST11型CRKP存在克隆传播。 结论 VAP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CRKP呈现多重耐药,其主要分子型别为K64-ST11型,该型CRKP携带多种质粒介导的毒力因子并存在克隆传播,应密切监控其临床流行趋势。

    • 163例ECMO治疗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2021(5):410-41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191

      摘要 (129) HTML (550) PDF 725.83 K (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术后相关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ECMO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结果 163例ECMO支持治疗患者中,39例发生ECMO术后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23.93%。以下呼吸道感染(38例次,59.38%)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9例次,14.06%)、消化系统感染(6例次,9.37%)。检出病原体9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77.89%),真菌20株(21.06%),革兰阳性球菌1株(1.05%);主要分离自痰标本(73株,76.84%),其次为血标本(11株,11.58%)、尿标本(4株,4.21%)。ECMO支持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者与未发生感染者的住院日数、抗菌药物使用日数、呼吸机使用日数、导尿管置管日数及中心静脉置管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 结论 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医务人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减少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

    • 某三甲医院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1(5):415-42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190

      摘要 (113) HTML (428) PDF 755.75 K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相关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6月—2018年9月行ECMO治疗的患者,按照1∶2配对方法选择未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非ECMO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住院费用。根据是否发生ECMO相关医院感染分为ECMO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作为ECMO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评估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结果 共有30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1.9±16.2)岁,76.7%的患者为男性,22例患者行静脉-静脉ECMO模式(venovenous ECMO,VV ECMO)。15例患者出现24例次ECMO相关医院感染,包括12例次血流感染、9例次肺部感染、1例次尿路感染、1例次手术部位感染及1例次胃肠道感染。ECMO感染组的患者ECMO治疗时间更长、气管切开的比例较高、血红蛋白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治疗时间≥10 d是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患者较ECMO对照组,其住院时间延长[(44.5±39.6)d VS(18.4±11.7)d,P=0.021]、医疗费用增加[(413 359.9±204 887.0)元VS(264 925.3±76 079.7)元,P=0.004]。 结论 医院感染是ECMO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显著增加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明确ECMO治疗的适应证,尽快停止呼吸循环辅助可减少ECMO相关感染的发生。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5):422-42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699

      摘要 (103) HTML (552) PDF 1.14 M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CAZ/AVI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临床治愈率为主要结局,微生物清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次要结局,应用Review Manage 5.3进行Meta分析。 结果 7项RCT(3 792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在患者结束治疗时(RR=0.99,95%CI=0.96~1.01)、检测治愈时(RR=0.99,95%CI=0.96~1.02)、最后随访时(RR=1.00,95%CI=0.96~1.03),CAZ/AVI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生物学改良意向治疗(mMITT)患者在检测治愈时,CAZ/AVI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89~1.00,P=0.06),结束治疗时对照组优于CAZ/AVI组(RR=0.95,95%CI=0.92~0.98,P=0.005)。mMITT患者在结束治疗时(RR=1.00,95%CI=0.97~1.03)、检测治愈时(RR=1.07,95%CI=0.92~1.25),CAZ/AVI组与对照组微生物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后随访时CAZ/AVI组优于对照组(RR=1.12,95%CI=1.01~1.23,P=0.03)。CAZ/AVI组不良反应以及因不良反应导致停药发生率与对照组基本相似,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CAZ/AVI组高于对照组(RR=1.26,95%CI=1.01~1.57,P=0.04)。 结论 CAZ/AVI的疗效与其他抗菌药物相似,可以作为严重感染的替代药物,但考虑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药物,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研究论证CAZ/AVI的安全性。

    • 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经济损失及预后研究

      2021(5):430-43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761

      摘要 (102) HTML (434) PDF 951.05 K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重症监护患者预后情况,评价CRKP感染经济负担及死亡风险,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送检标本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CRKP感染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组,分析其住院直接费用及死亡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分析死亡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236例重症监护患者,其中CRKP感染组患者175例,CSKP感染组患者61例。CRKP和CSKP感染组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CRKP感染组患者病死率(28.00%)高于CSKP感染组(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RKP感染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比CSKP感染组患者高63 648.34元(Z=-3.923,P < 0.001),增幅48.76%;其中增幅最多的是抗菌药物费用,增幅达107.78%。CRKP和CSKP感染组重症监护患者30天死亡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P=0.018),但两组患者90天死亡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3,P=0.107)。与CSKP感染组相比,CRKP感染组增加患者30天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有患者患循环系统疾病、机械通气和年龄。 结论 CRKP感染增加了重症监护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死亡风险,抗菌药物更多的使用是住院费用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机械通气是增加重症监护患者死亡风险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评估机械通气必要性,减少耐药菌产生,改善患者预后。

    • 中国2017—2018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2021(5):437-44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706

      摘要 (111) HTML (587) PDF 744.86 K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方法 对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2017—2018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中收集的CRKP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检测CRKP中碳青霉烯酶基因和其他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携带情况。 结果 共筛选出129株CRKP,抗菌效果较好的药物包括多粘菌素E、替加环素、磷霉素氨丁三醇、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80.62%、79.07%、51.16%、51.16%,其余药物敏感率均低于46%。PCR及测序结果显示,112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blaKPC-2基因(77.52%)和blaNDM基因(8.53%),3株(2.33%)同时携带blaKPCblaNDM基因。blaTEM基因检出率为51.94%(67/129),均为blaTEM-1blaSHV基因检出率为64.34%(83/129),主要为blaSHV-12基因(27.91%,36/129);blaCTX-M基因检出率为53.49%(69/129),分别为blaCTX-M-9(43.41%)和blaCTX-M-15(10.08%),其中4株(3.10%)同时含blaCTX-M-9blaCTX-M-15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中,80.36%(90/112)同时携带ESBLs基因,32.14%(36/112)同时携带2种或以上ESBLs基因。 结论 中国临床分离的CRKP耐药情况严重,而且同时含多种耐药基因,其中最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是blaKPC-2基因,最常见的ESBLs基因是blaSHV-12基因和blaCTX-M-9基因。

    • 儿童医院重点部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主动筛查结合集中安置干预效果评价

      2021(5):443-44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046

      摘要 (77) HTML (340) PDF 738.55 K (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GNB)进行主动筛查,结合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集中安置,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CR-GNB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某儿科医院重点部门[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血液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2017年对住院患者入院后48 h及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CR-GNB主动筛查(咽拭子和肛拭子),2018年1月开始对主动筛查及临床送检CR-GNB阳性患者开展集中安置措施,比较CR-GNB主动筛查率和定植率、集中安置率以及医院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 2018年重点部门咽拭子和肛试子CR-GNB主动筛查率较2017年增加(P < 0.05)。新生儿室集中安置率最高(97.8%),其次为NICU(88.9%),PICU集中安置率最低(47.7%)。2018年重点部门CR-GNB定植率在住院3、7 d后呈下降趋势(P < 0.05)。2018年CR-GNB医院感染率较2017年有所下降(P < 0.05),其中新生儿室和N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P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CR-GNB主动筛查定植菌和CR-GNB医院感染病原菌均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主(44.0% VS 51.7%)。 结论 CR-GNB主动筛查结合患者集中安置干预措施能够降低CR-GNB定植率,并有效降低CR-GNB医院感染率。

    • 采用血液透析监管表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干预效果

      2021(5):449-45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189

      摘要 (121) HTML (412) PDF 1.31 M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监管表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选取某大型教学医院门诊血透析中心2018年3季度—2019年2季度的2 0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3季度—2020年2季度的2 074例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血液透析监管表对患者进行监管),比较干预前后血管通路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前血管穿刺部位总感染发病率为1.51%(31例),干预后血管穿刺部位总感染发病率为0.82%(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隧道式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干预前有1例患者发生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血管穿刺部位感染率从干预前的7.69%降至干预后的0;非隧道式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在干预后血管穿刺部位感染发病率明显下降,从2018年3季度的10.53%降至0。 结论 采用血液透析监管表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减少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社会资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2021(5):456-46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910

      摘要 (107) HTML (398) PDF 738.54 K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救治期间医护人员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和群组差异,提出疫情后有效恢复和改善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建议与意见。 方法 2020年6—7月通过方便抽样方式,收集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公立医院信息,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在岗的医护人员进行统计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社会资本、控制感,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相关内容。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层级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760份,其中315名医护人员参与了确诊或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受访的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处于中等水平(2.2155~2.9385)。医生在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后表现出的规避、闯入和唤醒倾向均高于护士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规避反应上高于非定点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直接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医护人员规避、闯入和唤醒反应水平均高于未直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构资本(r=0.566)、人际资本(r=0.577)和认知资本(r=0.596)对医护人员的控制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构资本(r=-0.166)、人际资本(r=-0.177)和认知资本(r=-0.168)对医护人员的PTSD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控制感(r=-0.179)对医护人员的PTSD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结论 医护人员感知的结构资本、人际资本和认知资本通过增强其控制感可以有效抑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与发展,医院应采取措施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社会资本感知和控制感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 Donabedian质量理论在血液净化中心手卫生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2021(5):462-46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695

      摘要 (170) HTML (291) PDF 781.95 K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构建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探讨在质量理论指导下的三维指标能否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 方法 对某医学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前采用常规注重结果指标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干预措施主要在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下,关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指标,观察该方法与常规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于手卫生影响的差异。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血液净化中心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医生组:52.38%、75.22%;护理组:69.49%、88.17%;护工组:52.72%、73.93%;清洁工组:12.54%、56.83%)、正确率(医生组:80.91%、94.07%;护理组:87.08%、95.49%;护工组:37.74%、56.20%;清洁工组:57.14%、59.49%)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前后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成绩[(78.12±8.37)分VS(88.82±6.57)分],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33.33±2.07)瓶VS(53.50±1.81)瓶],手部细菌检测合格率(58.82% VS 91.18%),患者对工作人员手卫生满意度(88.92% VS 96.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前深静脉导管感染率为2.1例次/1 000导管日,干预后未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 结论 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下的工作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在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手卫生知识考核成绩,患者对工作人员手卫生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模式。

    • 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2021(5):467-47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846

      摘要 (106) HTML (413) PDF 730.33 K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及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术后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差异。 结果 病例组患者住院日数中位数为37.0 d,对照组为16.0 d,因感染导致住院日数增加2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病例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31 170.3元,对照组为90 455.6元,因感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40 714.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部位感染患者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均高于单部位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肺部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不同感染部位对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影响有一定差别,应针对重点环节加强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 综述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021(5):473-48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799

      摘要 (108) HTML (2429) PDF 780.48 K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感染率逐年增加,已引起全球的关注。hvKp较普通型肺炎克雷伯菌(cKp)更具致病性,在健康人群中即可引发侵袭性感染,不仅病死率高(3%~31%),而且常伴随严重的后遗症,如眼盲或神经系统疾病。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粘菌素耐药的hvKp菌株相继出现,给临床治疗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了解hvKp毒力及耐药机制尤为重要,此文就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PD-1/PD-L1与脓毒症的免疫紊乱

      2021(5):481-48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420

      摘要 (98) HTML (523) PDF 900.52 K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脓毒症(sepsis)在1991年初次被定义为感染所致的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016年脓毒症国际共识更新至Sepsis 3.0,即由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免疫抑制阶段,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相结合能够抑制部分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从而达到负性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本综述主要围绕脓毒症中PD-1/PD-L1在T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中的作用,以及对抗PD-1/PD-L1抗体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