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脓毒症诊断标准变迁及热点问题探讨

      2019, 18(6):461-46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26

      摘要 (268) HTML (1353) PDF 937.00 Byte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脓毒症概念和诊断标准不断更新,是优化脓毒症临床诊治的必然要求,但同时给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脓毒症1.0、2.0、3.0 三个版本中诊断标准的变迁情况,发现已发布的脓毒症指南中相关定义,无论国内外均存在不同程度不足。过去三十年,相关定义不断改变,不同的文献资料可能采用不同版本的定义,易引起对脓毒症认识及其数据上的混淆,可能导致临床脓毒症延误治疗或盲目扩大治疗。脓毒症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数据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国也需要考虑设定容易测量,且有利于明确患者诊断及管理的推荐意见。

    • 论著
    • PA1864基因敲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及致病性的影响

      2019, 18(6):465-47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27

      摘要 (136) HTML (298) PDF 2.09 K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PA1864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及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野生菌株(PAO1)与PA1864基因敲除菌株(△PA1864)急性感染小鼠肺或A549肺癌细胞后细菌毒力表型及致病性的差异,包括小鼠的生存率、肺水肿、组织损伤,细胞活力,PAO1和△PA1864菌株分泌性毒力因子、Ⅲ型毒力蛋白分泌系统(T3SS)及群体感应(QS)系统表达情况等。结果 PA1864基因敲除后,菌体对宿主的致病性及细胞毒性降低,细菌泳动能力、T3SS 相关蛋白(ExoS、PcrV)表达下调,而绿脓素合成量增加,喹诺酮QS系统信号分子合成增加。结论 PA1864基因可促进PA毒力,且该调节作用可能与喹诺酮QS系统有关。

    • 寨卡病毒包膜蛋白重组人腺病毒5型载体的构建与免疫原性测定

      2019, 18(6):474-48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28

      摘要 (139) HTML (184) PDF 1.21 K (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腺病毒5型载体(Ad5)构建含寨卡病毒(ZIKV)包膜蛋白(prM-E)的复制缺陷型5型重组腺病毒(rAd5)表达载体,测定prM-E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 从ZIKV毒株Z16006(亚洲型)分离获得prM-E基因片段,以重组腺病毒AdMaxTM系统包装重组腺病毒rAd5/prM-E。选用C57BL/6小鼠,以rAd5/prM-E 107、108和109 PFU三个剂量肌内注射免疫小鼠,在第3周同等剂量加强免疫一次,第5周从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脾淋巴细胞。分别以ELISpot和ELISA方法测定小鼠对ZIKV prM-E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成功构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rAd5/prM-E,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抗ZIKV E抗体检测rAd5/prM-E感染的293A细胞表达产物,可见与E蛋白相应的56 kDa蛋白带。以ELISpot方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形成斑点数(SFCs),结果分别为(688.54±186.43)、(1 084.90±144.14)和(1 640.20±147.13) SFCs/106脾细胞,与病毒接种剂量呈正比关系;采用ELISA测定免疫小鼠血清中抗E抗体,其滴度(log10值)分别为(3.14±0.39)、(3.50±0.30)和(3.74±0.25), 均高于对照组小鼠(0.8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Ad5/prM-E具有感染小鼠并诱导小鼠产生强烈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表明prM-E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ZIKV候选疫苗研制提供了可靠的免疫源。

    • CRKP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2019, 18(6):481-48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29

      摘要 (147) HTML (316) PDF 1.00 K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菌株间的同源性,为预防和控制CRKP的克隆传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该院分离自临床各科室的CRKP 22株(K1~K22),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药敏结果进行复核,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Carba NP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应用PCR技术扩增产酶菌株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2株CRKP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对临床其他常见抗菌药物也高度耐药;13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14株Carba NP试验阳性。14株产酶菌株均携带KPC-2基因,K12菌株同时携带NDM-1基因。按MLST法可分为ST11(14株)、ST875(6株)、ST1964和ST571(各1株),按ERIC-PCR法分型可分为A型(15株)、B型(6株)及C型(1株)。分型结果相同的菌株中K1~K6同属ICU,K7~K10同属脑血管外科,K15~K21同属新生儿科,对应患者有共同住院时间,且患者存在转科情况(K2、K8患者均由脑血管外科转入ICU,K13、K14分别从ICU转入血液内科、肾内科)。结论 该院2017年存在ST11型和ST875型CRKP的克隆流行,需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及耐药基因

      2019, 18(6):489-49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0

      摘要 (181) HTML (195) PDF 987.00 Byte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临床分离的CRKP,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共收集57株CRKP,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中痰34株,肺泡灌洗液11株;来源科室主要为神经内科(20株,35.09%)、呼吸内科(15株,26.32%)、重症医学科(9株,15.79%)。CRKP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其中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最低(15.79%),其次为替加环素(50.88%)、阿米卡星(57.89%)。共检出2种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NDM-1),4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SHV、CTX-M-9、TEM、CTX-M-1)。57株CRKP均检出ESBLs基因,其中39株(68.42%)检出KPC-2基因,仅有1株检出NDM-1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CRKP耐药形势严峻,并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最常见的产碳青霉烯酶为KPC。

    • 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分析

      2019, 18(6):495-50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1

      摘要 (154) HTML (290) PDF 1.73 K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在细菌耐药方面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13-2017年细菌室保存的CRE,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药敏试验、全基因序列测定,选取部分CRE中携带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进行基因环境分析。结果 共收集62株CRE,成功复活51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30株,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9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6株,耐碳青霉烯类其他肠杆菌6株。CRKP MLST主要包括3株ST147、2株ST11;CREC MLST主要包括3株ST167;CRECL MLST主要包括3株ST93、2株ST88。51株CRE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耐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分布:1株携带blaKPC-2,14株携带blaIMP-4,18株携带blaNDM-1,22株携带blaNDM-5,2株携带blaNDM-9,10株携带blaOXA-1,10株携带blaOXA-10,2株携带blaOXA-23,2株携带blaOXA-66。分析blaNDM-1blaNDM-5blaNDM-9blaIMP-4不同菌种的基因环境,发现几种耐药基因各自的基因环境都与已报道的基因环境相似,无明显的菌种间差异性。结论 耐药基因通过水平传播能稳定存在于不同的CRE菌株中,对医院感染防控造成一定的威胁。

    • 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blaNDM-1基因耐药及传播性研究

      2019, 18(6):505-51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2

      摘要 (124) HTML (199) PDF 964.00 Byte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某院携带blaNDM-1基因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现况及传播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南昌大学某附属医院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92株,对其进行blaNDM-1基因筛查,并对blaNDM-1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其他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将blaNDM-1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供体菌)与大肠埃希菌J53(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采用药敏试验及mCIM试验对接合子进行表型验证,提取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质粒采用Southern blot技术对blaNDM-1基因进行基因定位,并验证其水平转移的能力。结果 在对碳青霉类抗生素不敏感的92株大肠埃希菌中发现2株携带blaNDM-1基因,携带率2.2%。此2株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同时携带其他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接合试验及Southern blot发现此2株大肠埃希菌的blaNDM-1基因均位于菌株的质粒上,且有1株大肠埃希菌的blaNDM-1基因可以通过质粒向大肠埃希菌J53转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此2株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接合子获得了与供体菌相似的药敏结果。mCIM试验表明,此2株大肠埃希菌及接合子均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该院存在携带blaNDM-1基因而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的大肠埃希菌,携带blaNDM-1 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质粒可介导blaNDM-1基因的水平传播。

    • 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对艰难梭菌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19, 18(6):511-51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3

      摘要 (169) HTML (326) PDF 1.52 K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DH)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简称CD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检索有关CD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CDI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2 852例研究对象。纳入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异质性检验显示无阈值效应,但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非阈值性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CD快速检测试剂盒GDH抗原检测诊断CDI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及其95%CI分别为0.96(0.94,0.98)、0.96(0.95,0.97)、20.07(13.47,29.92)、0.04(0.03,0.07)、409.35(168.01,997.39);毒素检测诊断CDI分别为0.54(0.48,0.59)、1.00(0.99, 1.00)、64.23(18.90,218.33)、0.48(0.37,0.62)、142.74(40.94,497.61)。试剂盒GDH抗原、毒素检测诊断CDI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SROC)分别为0.9877、0.9529,Q*指数分别为0.9718、0.9228。结论 CD快速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部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均较高,毒素检测部分虽灵敏度欠佳,但特异度较高,可作为缺乏专业设备条件的地区及医院CDI的初筛试剂盒。

    • 抗菌药物预防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2019, 18(6):519-52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4

      摘要 (134) HTML (202) PDF 1.21 K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多种抗菌药物在预防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为开颅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预防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使用R软件GeMTC包调用JAGS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3 214例颅脑术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159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组33例,对照组126例,文献质量较好,一致性检验显示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的结果无明显不一致性。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但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万古霉素与青霉素5种抗菌药物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 不同抗菌药物术前静脉注射在预防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故可选择低级别抗菌药物预防颅脑术后颅内感染,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某院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分离MRSA耐药基因和pvl基因携带情况

      2019, 18(6):525-53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5

      摘要 (139) HTML (180) PDF 1.02 K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pvl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对来源于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的46株MRS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菌耐药基因(mecA、aacA-D、tetK、tetM、msrA、msrB、ermA、ermC、vatA、vatB、vatC、femB和linA)和毒力因子pvl基因,并以PCR法分析MRSA菌株SCCmec型别。结果 46株MRSA中,耐药基因mecA、aacA-D、tetK、msrA、ermA、ermC、femB和lin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4.35%、36.96%、13.04%、36.96%、52.17%、71.74%和10.87%,所有菌株均未检出tetM、msrB、vatA、vatB和vatC基因;毒力基因pvl携带率为65.22%。46株MRSA共检出4种SCCmec基因型,其中SCCmec Ⅱ型、Ⅲ型、IVc型、V型分别为26.09%、52.17%、2.17%和2.17%。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MRSA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且毒力基因pvl携带率较高,SCCmec基因型以Ⅲ型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对此情况应高度重视。

    • 内蒙古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9, 18(6):531-53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6

      摘要 (191) HTML (237) PDF 897.00 Byte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要求,内蒙古地区所有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自愿参加调查,自主选取调查日期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2018年内蒙古地区共有169所医院参加现患率调查,调查患者61 469例, 1 016例(1 100例次)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5%,例次现患率为1.79%。≥ 900张 床位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为2.60%。医院感染现患率位于前三位的科室为综合ICU(12.70%)、血液病科(6.55%)、儿科新生儿组(5.98%)。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4.82%)、泌尿道(16.82%)、上呼吸道(10.82%)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04%,不同规模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3,P<0.00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36.08%。规模越大的医院的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09,P<0.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位于前3位的科室为儿科非新生儿组1 821例(98.11%)、呼吸科2 463例(97.62%)和肾病科334(96.5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较多的科室为产科484例(82.59%)、妇科395例(66.72%)和骨科1 106例(64.6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4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71.12%)、革兰阳性菌82株(17.94%)、真菌30株(6.57%)。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82株)、大肠埃希菌(81株)、铜绿假单胞菌(76株)等。结论 本次现患率调查结果较全国及其他地区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可针对重点科室、主要感染部位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规模较小医院的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

    • 2013—2018年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2019, 18(6):538-54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7

      摘要 (191) HTML (170) PDF 909.00 Byte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8年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分离的细菌菌株,包括菌种名称、来源标本和药敏情况,应用WHONET 5.6和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共分离细菌5 014株,主要为革兰阴性(G-)菌(3 797株,占75.73%)。检出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 182株,占23.57%)、肺炎克雷伯菌(669株,占13.34%)和铜绿假单胞菌(408株,占8.14%)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耐药率均<1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31%和20.8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1.71%和53.7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42.1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该院近年来临床分离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较平稳,整体有下降趋势。

    • 2009-2018年10 075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变迁

      2019, 18(6):546-55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8

      摘要 (170) HTML (252) PDF 1.01 K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布及其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KP感染控制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8年某院临床分离的10 075株KP,比较不同年度、不同科室、不同部位感染KP的构成情况,分析KP的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KP主要来源于痰标本,是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也是新生儿科分离的首位菌。KP的检出率由2009年的8.0%上升至2018 年的13.8%,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趋势2=389.9,P<0.001)。10年间KP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 0.6%、1.5%上升至34.4%、32.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18.8%上升至62.6%。综合ICU和神经内科检出的KP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从1.9%、0上升至63.7%、52.9%。血、痰、尿、腹腔引流液的耐药率分别从0、1%、0、0上升至29.3%、26.6%、34.0%、22.9%。结论 KP检出率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0年呈连续上升趋势,CRKP检出率也呈连续上升趋势,不同科室、不同感染部位存在差别。

    • 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疑似嗜水气单胞菌切口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019, 18(6):552-55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39

      摘要 (136) HTML (151) PDF 894.00 Byte (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Standfon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嗜水气单胞菌深部手术切口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9-10月某院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3例心脏术后手术部位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规范采集患者深部切口引流脓液和静脉全血,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3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深部切口引流脓液及血液中检出嗜水气单胞菌,均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2号患者的呼吸机外管道、3号患者床单元表面处均检出嗜水气单胞菌,且药敏试验结果与1号 患者所在病区水池台面检出的嗜水气单胞菌一致。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接触隔离等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嗜水气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结论 此次事件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患者周围环境污染是可能的传播源。

    • 某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

      2019, 18(6):556-56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0

      摘要 (145) HTML (186) PDF 992.00 Byte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某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方法 对江苏省该院ICU采集的180份 患者和环境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药敏分析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从180份样本中 分离出4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临床菌株9株,环境菌株32株。药敏结果显示除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外(34.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70%。41株鲍曼不动杆菌PFGE基因分型分成19型,其中I、M、N、O、P 5个型别每型包含2株及以上,其余均为1株一型别;P型16株,其中有5株来自于医院感染患者,其余株来自于患者的呼吸机、治疗车以及周围环境,同时该型AB的检出时间跨度长达141 d。结论 该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存在医院内传播及医院感染的流行。应加强消毒措施实施的监管,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流行。

    • GCS评分对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测效果

      2019, 18(6):561-56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1

      摘要 (123) HTML (174) PDF 948.00 Byte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GCS评分对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测效果,为临床医务人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神经外科病房脑卒中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资料,比较患者临床差异性,应用ROC曲线检验GCS评分对患者医院感染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816例脑卒中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3例,医院感染率为26.10%。随着GCS评分的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呈上升趋势;GCS评分>9分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最多见,GCS评分为3~8分者以肺部感染、多部位感染为主。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性医院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流感染GC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95%CI:0.707~0.786)、0.799(95%CI:0.759~0.838)、0.789(95%CI:0.722~0.856)、0.565(95%CI:0.492~0.638)、0.730(95%CI:0.509~0.95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卒中手术患者GCS评分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作用显著,对于GCS评分较低的高风险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ICU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的调查

      2019, 18(6):566-57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2

      摘要 (238) HTML (918) PDF 1.24 K (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水龙头污染情况及污染范围,为水龙头周围的合理布局及降低水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ICU两处水龙头出水口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棉拭子取样,以出水口为中心,每20~30 cm取一个样本,使用ATP检测技术、常规微生物检测以及二代测序技术(NGS)三种方式对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及飞溅范围。结果 在常规清洁的情况下,水龙头及其周围70 cm范围内污染严重。ATP检测合格率为60.0%,常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73.3%。两个水龙头出水口棉拭子ATP检测结果分别为2 526、687 RLU/件,微生物检测显示菌落数均>105 CFU/cm2。在距离出水口70 cm的区域采样检测,菌落数仍然超标。NGS检测显示,从水龙头出水口到周围环境,均发现覆盖度较高的奥斯陆莫拉菌,与出水口细菌分布一致。结论 水龙头是病区内重要的污染源,应重视水龙头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1 m范围内,不应放置清洁物品以及与患者相关的物品。

    • 滤膜法与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及成本比较

      2019, 18(6):571-57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3

      摘要 (178) HTML (170) PDF 1.05 K (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滤膜法与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及成本。方法 随机抽取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12月清洗消毒后内镜,同一内镜分别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合格率、病原菌检出率、菌落计数及成本消耗。并利用问卷星与微信平台调查部分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方法现状。结果 共检测软式内镜207支。滤膜法与涂抹法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26%、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清洗消毒后病原菌检出率、检出菌落数滤膜法均高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7支内镜滤膜法较涂抹法每年增加经济成本1 498.48元,平均每支增加7.24元/次。使用滤膜法较涂抹法平均每支内镜多耗时62 s。共调查26所医院的内镜清洗消毒后检测方法使用情况,仅有2所医院使用滤膜法。对于使用滤膜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医院最关注的问题为增加的经济成本。结论 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时,滤膜法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出内镜洗脱液中的细菌,客观的反映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 儿科住院患者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9, 18(6):577-58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4

      摘要 (147) HTML (199) PDF 870.00 Byte (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住院患者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1-12月儿科真菌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照1:1配对方法随机选择同一病区、同一入院时间段、同一年龄段的未发生真菌感染的儿科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患儿真菌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2018年1-12月儿科共有50例真菌医院感染患者,成功配对对照组50例。50例真菌医院感染患者主要来源科室为小儿普外科(23例)。共分离68株真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28株,41.18%),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2株,17.65%)、白假丝酵母菌(11株,16.18%)。分离真菌数量居首位的科室为小儿普外科(27株),感染类型主要为血流感染(38例,占76.00%)。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 ≥ 21 d、胃肠道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气管插管、菌血症、静脉高营养患者的真菌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药物使用>2周、气管插管是儿科住院患者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检出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为82.14%~100.00%。结论 儿科住院患者真菌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主要发生在小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气管插管可增加儿童住院患者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的风险,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9, 18(6):582-58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5

      摘要 (134) HTML (179) PDF 876.00 Byte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甘肃省人民医院2012-2018年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自行设计调查表,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患者基本特征、手术相关情况、感染情况等。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临床参数进行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治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27例,感染组60例,非感染组367例。术后感染发病率为14.05%,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41.67%。60例患者分离出63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34株,占53.97%)。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19株),并检出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单一病原菌感染患者44例(73.33%),两种病原菌感染患者9例(15.00%),三种病原菌感染患者7例(11.6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消化性溃疡、切除部位、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静脉置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是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消化性溃疡基础疾病史[OR=2.577, 95%CI(1.193~5.568)]和手术前住院时间长[OR=2.227,95%CI(1.079~4.599)]是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院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医务人员可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尤其是术前消化性溃疡基础疾病及术前住院时间的控制。

    • 新生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9, 18(6):587-58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6

      摘要 (208) HTML (206) PDF 852.00 Byte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生儿病房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424例PICC置管新生儿,总置管日数为9 207 d,53例新生儿发生CRBSI,发病率为5.76/1 000导管日。共检出5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20株,占35.09%)。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 ≤ 1 500 g、置管日数 ≥ 20 d、5 min Apgar评分 ≤ 7分是PICC置管新生儿发生CRBSI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医务人员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新生儿CRBSI的发生,尤其是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 g、出生5 min Apgar评分 ≤ 7分、置管日数 ≥ 20 d的新生儿。

    • 基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发病率估算研究

      2019, 18(6):590-59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7

      摘要 (171) HTML (185) PDF 846.00 Byte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估算其发病率,为采取重点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数据,采用Rhame and Suddertth公式估算不同科室、不同部位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84%,估算发病率为4.57%。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16.13%),儿科估算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8.78%)。下呼吸道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发病率均居首(2.35%和2.28%)。结论 医院感染患病情况调查建议同时报告现患率和估算发病率,提高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综述
    • CRRT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019, 18(6):593-59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8

      摘要 (150) HTML (561) PDF 901.00 Byte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不仅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还会增加住院费用。本文对CRRT患者CLABSI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为防控CRRT患者CLABSI提供依据和参考。

    • 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2019, 18(6):600-60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349

      摘要 (192) HTML (645) PDF 1.00 K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现已成为全球分布的主要肠道病原体。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可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而其严重感染会导致假膜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CDI正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一个持续挑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CDI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予以简要综述,为防治CDI提供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