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8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细菌生物膜、滞留菌及其相关感染防控研究进展

      2019, 18(5):369-37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067

      摘要 (165) HTML (616) PDF 907.00 Byte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细菌生物膜是细菌不同于游离状态的一种特殊存在模式。由于细菌生物膜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得其难于被检测、消除,导致了临床上相当数量的难治性感染性疾病。生物膜中更是存在休眠状态的菌体-滞留菌,滞留菌的耐药性使得感染更难以治愈。积极探索如何防治生物膜感染对临床治疗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目前,针对如何预防生物膜相关感染有许多非特异性的策略,包括:(1)防止微生物污染医疗器械;(2)最大程度减少微生物对医疗器械的黏附;(3)直接移除感染源头。此外,人们对通过物理手段、应用抗菌药物和抗菌多肽,抑制瓦解生物膜等方法治疗生物膜感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生物膜导致的持续性感染对常规抗菌药物耐受,提示生物膜防控策略亟需改进,新的防控策略亟需探索。

    • 论著
    • 改良Hodge试验、CNPt及mCIM筛选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价值

      2019, 18(5):375-37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448

      摘要 (163) HTML (181) PDF 996.00 Byte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Hodge试验(MHT)、Carba NP试验(CNPt)及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价值。方法 收集某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临床分离的117株肺炎克雷伯菌,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57株,敏感60株。以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为标准,评价3种方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价值。结果 57株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菌株中,PCR阳性40株,包括39株KPC,1株NDM-1,未检出其他耐药基因。MHT、CNPt、mCIM阳性率分别为87.7%(50/57)、89.5%(51/57)、91.2%(52/57)。60株敏感菌PCR均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3种表型筛选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PCR为金标准,MHT、CNPt、mCIM灵敏度分别为97.5%(39/40)、100%(40/40)和100%(40/40),特异度分别为85.7%(66/77)、85.7%(66/77)和84.4%(65/77)。结论 CNPt是一种可靠的表型筛选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和医院感染的监测。mCIM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明确,更适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

    • 大鼠肺部侵袭性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过程中Dectin-1蛋白和IL-17、IL-23的含量变化及意义

      2019, 18(5):380-38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380

      摘要 (107) HTML (168) PDF 1.73 K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肺部侵袭性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模型,探讨大鼠肺组织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和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8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直接气管内灌注热处理光滑假丝酵母菌菌液,C组先免疫抑制后再气管内灌注等剂量热处理光滑假丝酵母菌菌液。在感染后第1、3、5天,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Dectin-1蛋白表达量以及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的IL-17及IL-23含量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C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病变及肺损伤最严重,B组次之,A组无炎症改变。A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最低;B组和C组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的表达量均随时间增高,且C组IL-17、IL-23含量以及Dectin-1蛋白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A组和B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对大鼠进行免疫抑制、大鼠真菌感染及感染后的时间长短均分别对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的表达量有影响,其中应用免疫抑制剂对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的表达量影响程度最大,大鼠真菌感染及感染后的时间长短的影响次之。结论 Dectin-1是识别热处理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重要受体,诱导产生的IL-17、IL-23参与抗真菌的免疫应答,并可能导致肺损伤。

    • 新疆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动力学的预测和分析

      2019, 18(5):388-39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5006

      摘要 (132) HTML (215) PDF 1.34 K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传播动力学模型,评估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并预测未来十年新疆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合适的防控措施提供定量依据。方法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09-2017年MSM人群HIV的监测数据,建立HIV传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决定疾病传播与否的基本再生数R0,并用收集和估计的参数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的流行状况。结果 建立的MSM人群HIV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合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10.89%,均方根百分比误差(RMSPE)=25.74%],基本再生数R0≈0.2616(95%CI:0.2394~0.9299),该模型预测2027年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的阳性率下降至2%。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由低危易感者发展成为高危易感者的比例、由HIV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的比例和高危易感者发展成为低危易感者的比例是影响MSM人群HIV流行的主要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感染呈现持续流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MSM人群的防控,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控制MSM人群HIV的流行。

    • HIV/AIDS-TB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强化期红细胞系的变化

      2019, 18(5):396-40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404

      摘要 (130) HTML (206) PDF 1.19 K (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及不同ART方案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HIV/AIDS-TB)患者在强化期内血液学红细胞系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4-2017年某传染病专科医院确诊为HIV/AIDS-TB的患者,分为在ART基础上接受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组(A组),抗结核药物治疗8周内开始ART联合治疗组(B组),抗结核药物治疗8周后开始ART治疗组(C组);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基线(0周)和治疗后1、2、4、8周等红细胞系参数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变化的差异。结果 共选取180例HIV/AIDS-TB患者,其中A组71例、B组75例、C组34例;共85.00%(153例)的患者发生轻度贫血,其中A、B、C组分别为84.51%(60/71)、85.33%(64/75)和85.29%(29/34)。抗结核药物治疗后,A、B和C组患者RBC绝对值增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HGB增加均高于基线(均P<0.05);A、B和C组患者MCV和RDW-CV在治疗后均较基线上升(均P<0.05),但C组治疗8周时RDW-CV恢复至基线水平。A、B两组患者中TDF/3TC/EFV方案在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4周时,HGB均较基线增高(均P<0.05),其他方案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IV/AIDS-TB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应尽快启动ART治疗,最好8周内开始ART治疗,不同ART方案联合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红细胞系参数变化有差异,TDF治疗方案效果较为理想。

    • 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9, 18(5):403-40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463

      摘要 (233) HTML (318) PDF 839.00 Byte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ICU 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对2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 3岁的无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的人口学信息、疾病严重程度、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47%(29/1 973),例次发病率为1.57%(31/1 973)。入院至感染时长为(17.86±16.51)d,入ICU至感染时长为(7.34±9.12)d。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74.19%)。病例组的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高于对照组,而治愈比例低于对照组。该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米诺环素敏感率在90%以上,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不敏感的比率超过75%。病例组共有27例(93.10%)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其他细菌8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9株(71.95%);10例次(34.48%)患者分离出真菌13株。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高,入住ICU时间长,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高,血红蛋白低,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纤支镜、血液净化治疗、输血、化学治疗、使用头孢菌素+酶抑制剂、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糖肽类的比例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使用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年龄大、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和使用强力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需加强监测和防控。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较重,同时该菌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

    • 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9, 18(5):410-41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381

      摘要 (131) HTML (152) PDF 830.00 Byte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慢性化进展的现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 043名藏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sAg阳性率以及乙型肝炎慢性化进展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阿里地区乙型肝炎进展致不良肝病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阿里地区藏族人群总体HBsAg阳性率为18.01%(368/2 043),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为17.13%(185/1 080),女性为19.0%(183/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5);农牧民HBsAg阳性率为23.26%(217/933),高于城镇居民的13.60%(151/1 110)(χ2=31.91,P<0.05)。HBsAg阳性人群中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别占64.13%(236例)、16.58%(61例)、10.60%(39例)及8.70%(32例)。40~49岁为肝硬化代偿期发病高峰,50~59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原发性肝癌发病高峰。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50岁、患者母亲HBsAg阳性、对乙型肝炎不了解、饮酒、生活习惯不规律、未规律治疗是阿里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原发性肝癌等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均OR>1)。结论 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慢性化进展迅速,不良肝病结局发生率高。应进一步加强预防干预,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管理。

    •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无痛内镜中心建筑布局设计中的作用

      2019, 18(5):416-42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083

      摘要 (170) HTML (1068) PDF 1.62 K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医院感染管理科如何对无痛内镜中心的建筑布局进行审核和指导的经验。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加无痛内镜中心建筑设计的审核和指导,充分了解入驻科室的诊疗需求,调研国内、省内最新建筑设计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空调净化系统以及装饰材料,反复论证,确保其布局、功能达到最佳。结果 无痛内镜中心设计严谨、布局合理、空气流通、装饰材料适宜,竣工前验收经第三方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全部合格,空气菌落数符合国家标准,实现了内镜器械的统筹管理,医护人员在使用后主观感受优良。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提前介入无痛内镜中心建筑布局的审核和指导,对内镜中心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增加其实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2019, 18(5):422-42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331

      摘要 (176) HTML (170) PDF 1.16 K (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以下简称"隔离规范")在全国各级医院的实施情况,为"隔离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全国抽查12个省(市)的253所医院,调查"隔离规范"颁布前后医院隔离措施实施情况,包括隔离制度的修订,开展培训、督导等管理工作,建筑布局与设施设置,手卫生工作的开展,标准预防相关工作的开展,防护用品的使用及职业暴露管理等的实施情况。结果 2017年在调查的253所医院中,99.21%(251所)已经建立了隔离预防制度,97.23%(246所)定期对隔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开展手卫生工作在2009年达到高峰;76.28%(193所)设立肠道门诊,79.84%(202所)设立发热门诊,88.54%(224所)设立门急诊预检分诊;99.21%(251所)医院开展了标准预防相关工作;与2010年相比,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量增长超过1倍;98.02%(248所)医院有针刺伤报告流程与制度。结论 "隔离规范"的颁布对规范各医院的隔离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19, 18(5):430-43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228

      摘要 (173) HTML (204) PDF 1.47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数据库有关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MDRO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0篇,总样本量为2 568例。纳入分析的危险因素共13个,经Meta分析结果表明,足溃疡病程[WMD=5.25,95%CI(0.13~10.37),P=0.04]、缺血性溃疡[OR=2.84,95%CI(2.25~3.60),P<0.001]、溃疡面积[OR=2.43,95%CI(1.58~3.72),P<0.001]、因同一溃疡住院次数>2次[OR=16.82,95%CI(10.85~26.09),P<0.001]、抗菌药物暴露史[OR=5.86,95%CI(3.79~9.07),P<0.001]、曾经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OR=5.15,95%CI(3.51~7.56),P<0.001]、合并骨髓炎[OR=7.22,95%CI(4.45~11.69),P<0.001]、糖尿病肾病[OR=1.41,95%CI(1.12~1.76),P=0.003]以及贫血[OR=3.18,95%CI(2.04~4.95),P<0.001]为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足溃疡病程越长、缺血性溃疡、溃疡面积越大、住院次数越多、有抗菌药物应用史以及合并骨髓炎、糖尿病肾病及贫血的患者MDRO感染的风险越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MDRO感染的发生。

    • 中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文献质量评价

      2019, 18(5):439-44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197

      摘要 (190) HTML (243) PDF 937.00 Byte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近10年中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文献的质量,以期规范研究过程和报告方法。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和干预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交叉核对提取资料后,应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干预研究的透明报告规范(ORION规范)评价报告质量。结果 共纳入166篇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文献,ORION平均得分为5.34分。发表研究最多的省份为广东(19篇)、江苏(19篇)和湖北(18篇)。发表单篇研究质量较高的3个省份为广东(17.0分)、陕西(13.5分)与江苏(12.0分)。研究质量评价显示存在未详细介绍研究背景(80.72%),未说明研究目的(87.95%),未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经济学研究(100%)等问题。结论 近10年中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欠规范,其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调查及控制

      2019, 18(5):445-45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005

      摘要 (219) HTML (214) PDF 904.00 Byte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查找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ICU 2018年1-2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ICU环境卫生学监测,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暴发流行。结果 该院ICU短时间内10例患者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B08、C08、A02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一疑似克隆株;C09、B09、A03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另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输液泵、床头桌、床栏、输液塔、护理桌、监护仪、手消架、设备塔、床尾手摇、医务人员随身用品的标本中检出了类似的AB克隆株,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于3月5日从环境及医务人员手的标本中未再分离出耐药AB。结论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差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导致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 品管圈在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2019, 18(5):451-45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376

      摘要 (153) HTML (205) PDF 807.00 Byte (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前组,2017年4月开始实施QCC活动,2017年4月-2018年5月的患者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结果 共调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24例,其中干预前后各112例。干预后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21.42%)低于干预前组(47.32%),干预后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45±1.65)d]短于干预前组[(13.02±2.46)d],干预后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2.14%)高于干预前(6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QCC有助于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恢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 综述
    • 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要求的国内外现状

      2019, 18(5):455-46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980

      摘要 (228) HTML (247) PDF 824.00 Byte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清洁灭菌处理的现状,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对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较重视,但管理环节及细节有待完善,医疗机构应将外来医疗器械纳入医院的程序化管理,规范供应商行为,重视器械在各流程、环节的质量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处置方式,提高我国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