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BBI阻断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抑制作用

      2018, 17(3):185-19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1

      摘要 (145) HTML (0) PDF 1.16 K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大豆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BBI)是否能阻断脂多糖(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下调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CCK8试剂盒检测LPS和BBI对HT29细胞的毒性作用。用BBI预处理HT29细胞6 h,再用LPS刺激,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 Occludin)、TLR4及MyDD8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激活。结果LPS 1 000 ng/mL和BBI 1 000 μg/mL对HT29细胞均无毒性作用。LPS可显著地上调HT29细胞TLR4表达,且上调作用具有时间与剂量效应;能明显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其下调作用与LPS浓度成正比;能明显激活NFκB,且具有剂量效应;LPS对HT29细胞的这种作用可被BBI显著地抑制。结论通过抑制LPS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TLR4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BBI能显著地阻断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抑制作用。

    • 河北省五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耐多药菌株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

      2018, 17(3):191-19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2

      摘要 (127) HTML (0) PDF 818.00 Byte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以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方法收集河北省五市六所医院2016年1—12月974例结核病患者分离菌株及患者临床信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采用分层随机法选取10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其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结果结核病初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6.6%(200/753)和13.5%(102/753),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9.7%(132/221)和53.4(118/221),复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初治患者(χ2值分别为83.7、93.5,均P<0.01)。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SM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25.8%、23.7%、16.7%和7.1%;二线抗结核药物OFX和KM的耐药率为4.7%(37/782)和4.0%(31/782);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80.8%(59/73)。 结论结核病复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于初治患者,利奈唑胺体外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TING基因表达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

      2018, 17(3):196-20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3

      摘要 (132) HTML (0) PDF 1.07 K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和I型干扰素(IFN)α、β mRNA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未经治疗的CHB患者88例(CHB组),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4例(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ING,IFNα和IFNβ mRNA表达,用2-ΔΔCT  的方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B组患者外周血中STING,IFNα和IFNβ mRNA 的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2.95、3.14、2.01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3.41,-2.31,均P<0.05);CHB患者STING相对表达量HBV DNA病毒载量≤104 IU/mL组分别是HBV DNA病毒载量104~105 IU/mL组、105~106 IU/mL组和>106 IU/mL组的2.98、3.76、3.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STING与IFNα、IFNβ 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5、0.503,均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STING表达升高,且STING高表达影响HBV复制。

    • 深圳市南山区2005—2016年淋病流行特征及ARIMA模型发病趋势预测

      2018, 17(3):202-20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4

      摘要 (152) HTML (0) PDF 1.26 K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淋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6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报告的淋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利用ARIMA模型进行发病趋势预测。结果深圳市南山区2005—2016年累计报告淋病9 590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9.45/10万~102.74/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8.79/10万。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占88.06%;职业以工人、干部职员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占70.23%。淋病月发病率波动在2.84/10万~10.56/10万。构建的ARIMA(1,1,1)模型,对深圳市南山区2017年淋病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7年1—5月深圳市南山区淋病预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的波动形势基本一致,实际发病率略高于预测值,但均是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结论该区淋病疫情较重,ARIMA模型能较精准地预测淋病的发病趋势,预测结果提示淋病的发病维持在较高水平,建议根据淋病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成本效益多中心研究

      2018, 17(3):207-21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5

      摘要 (168) HTML (0) PDF 794.00 Byte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医院感染防控的成本效益。方法选取江苏省12所医院,采取多中心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通过荟萃分析进行率差计算。结果共有255对病例和对照进入本次研究。研究发现发生1例VAP患者,需多支出103 799.00元,多在ICU住11.72 d,多住院15.53 d。在考虑了不同年份物价指数的基础上,2015年比2014年为患者节省了0.36亿元。ICU每控制好1例感染,可以多收治0.76例新患者。2015年医院收益为24 464 560.5元,医院和患者直接经济总收益为60 883 996.6元。结论医院感染防控为医疗本体内涵之一,做好感染防控,能极大地降低患者疾病负担,节省经济成本,为医院创造效益,并能提升医院形象,从而可以实现“患者—医院—社会”的三赢。

    • 第三方调查的绩效考核对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

      2018, 17(3):211-21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6

      摘要 (313) HTML (0) PDF 796.00 Byte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某院2016年度实行手卫生绩效考核,同时邀请第三方(外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4次匿名调查,并比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第三方调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0.68%,其中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2.72%、6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点科室(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的手卫生依从率(87.44%)高于外科科室(64.71%)和内科科室(5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别为53.59%、58.07%、43.97%)。结论第三方手卫生调查能有效降低手卫生观察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手卫生绩效考核有助于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胸心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调查

      2018, 17(3):215-21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7

      摘要 (152) HTML (0) PDF 793.00 Byte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胸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调查某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监测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等,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手术患者1 953例,手术部位感染31例,发病率1.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恶性肿瘤、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手术时长OR(95%CI)分别为8.48(1.12~63.98)、3.99(1.15~13.83)、2.54(1.07~6.02)、2.11(1.01~4.39),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针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

    • ICU和非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检出及耐药性差异

      2018, 17(3):219-22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8

      摘要 (216) HTML (0) PDF 844.00 Byte (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多重耐药菌(MDRO)的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差异。方法分析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检出的菌株,目标性监测6种MDRO检出情况,并对ICU和非ICU的6种MDRO检出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目标性监测的6种MDRO共检出1 013株,检出率为13.13%。ICU MDRO检出率为24.60%,高于非ICU的5.47%(P<0.001)。检出的6种MDRO中主要为CRAB,占69.40%;不同病原菌中CRAB检出率最高,为55.75%。ICU检出的MDRO以CRAB为主(76.32%),非ICU也以CRAB为主(48.62%);ICU在监测的目标病原菌中MDRO检出率(47.95%)高于非ICU(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U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低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哌拉西林外的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均P<0.05)。ICU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均P<0.05)。ICU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高于非ICU(均P<0.05),而屎肠球菌对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低于非ICU(均P<0.05)。结论ICU的MDRO检出率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高于非ICU,应加强ICU MDRO的监测,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 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框架的初步构建

      2018, 17(3):224-22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09

      摘要 (210) HTML (0) PDF 874.00 Byte (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构建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框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依据最新手术切口感染指南的基础上建立评估体系,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评估条目进行拟定、筛选、修改,建立初始量表。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100%;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均>75%,专家全体权威系数为0.86;两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450和0.44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轮专家文字建议分别为26条和5条,最终确立的评估体系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结论初步建立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框架,为有效测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不均一性

      2018, 17(3):230-23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0

      摘要 (171) HTML (0) PDF 817.00 Byte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2016年住院患者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按不同病区、标本类型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6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 432株,主要科室来源为重症监护病房(727株,29.89%),主要标本来源为痰(2 064株,84.87%)。2012—2016年各年份铜绿假单胞菌对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在2014年达高峰后有下降趋势;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均P<0.05)。除头孢吡肟和妥布霉素外,来源于痰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标本(均P<0.05)。≥65岁患者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65岁患者(均P<0.05)。除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外,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科室,为7.71%~66.02%。外科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69%~11.8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在临床分布呈明显不均一性,抗菌药物的经验用药以及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制定应参考不同病区、不同感染部位和不同年龄的耐药监测数据。

    • 心脏外科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ABO血型分布的临床意义

      2018, 17(3):235-24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1

      摘要 (102) HTML (0) PDF 829.00 Byte (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患者ABO血型分布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O血型分为4组:A血型组、B血型组、AB血型组和O血型组,按血型是否为A型分为A血型组和非A血型组,分析DSWI患者ABO血型的分布情况,并比较不同ABO血型组DSW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结果DSWI患者中A血型组33例(39.3%),非A血型组51例(60.7%)[其中B血型组16例(19.1%),O血型组29例(34.5%),AB血型组6例(7.1%)];DSWI患者中A血型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不同血型组DSWI患者的基线特征分布及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非A血型组或与其他各ABO血型组比较,A血型组DSWI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升高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血型组或其他ABO血型组比较,A血型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血型组仅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株,而AB血型组未检出革兰阴性菌。结论ABO血型可能在心脏外科手术后DSWI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与某种特定的细菌感染相关。

    •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8, 17(3):241-24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2

      摘要 (112) HTML (0) PDF 824.00 Byte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2例SV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24例,儿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 (CGOS)评级4~5级]和预后不良组(78例,CGOS评级1~3级)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V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中,痊愈15例,9例有轻度后遗症;预后不良组中,14例死亡,25例留有严重后遗症,39例有中度后遗症。预后良好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发热持续时间长(>5 d)、脑电图重度异常、头颅MRI累及病变超过2处或累及幕下以及应激性高血糖为SVE预后不良因素,其OR值分别为13.468、4.580、2.378、10.196、3.012、6.316。结论SVE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存质量,伴有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发热持续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头颅MRI累及病变超过2处或累及幕下以及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儿童SVE预后的危险因素。

    • 流程再造在多部门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效果

      2018, 17(3):247-25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3

      摘要 (208) HTML (0) PDF 1008.00 Byte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提高多部门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为医院多部门协作管理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共6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处置相关数据,流程再造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3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流程再造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30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流程再造完善医院内多重耐药菌发现、报告、合作、处置等各个环节流程,比较应用流程再造前后各项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应用流程再造后,多重耐药菌信息从检验科传送到临床科室的时间由(240±30)min缩短至(8±2)min;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39‰下降至1.56‰,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13.42%下降至1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多重耐药菌各项防控措施依从率和知晓率由58.11%~71.89%提高至84.11%~92.05%;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3.18%下降至48.45%,使用强度DDDs值由44.76下降至38.26,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从46.68%上升至53.62%。结论流程再造增强了各部门参与合作程度,发挥了学科间优势互补,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 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预防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

      2018, 17(3):252-25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4

      摘要 (163) HTML (0) PDF 800.00 Byte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某三甲医院综合ICU收治的10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含2%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湿巾进行擦浴,对照组采用清水擦浴。比较两组患者擦拭后的抑菌率及医院感染、MDRO感染发病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2 h内的抑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擦浴后4、8、24 h的抑菌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发病率试验组为44.44%(24/54),对照组为66.67%(3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发病率试验组为20.37%(11/54),对照组为40.74%(2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87.50%、72.22%;其中试验组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8例(33.33%),对照组11例(30.55%)。试验组共检出11株MDRO,对照组检出22株,均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为主。两组患者在擦浴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可以有效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及MDRO感染的发生。

    • PDCA循环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

      2018, 17(3):256-25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5

      摘要 (313) HTML (0) PDF 923.00 Byte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多重耐药菌(MDRO)前后MDRO检出率的变化。方法收集分析某三级甲等中医院PDCA循环实施前(2013年1月—2014年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送细菌培养标本和MDRO检出情况。结果 PDCA循环实施前共送检标本14 889份,分离菌株6 345株,MDRO 650株,MDRO检出率10.24%;PDCA循环实施后共送检标本17 856份,分离菌株7 568株,MDRO 476株,MDRO检出率6.29%;PDCA实施前后MDRO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7,P<0.001)。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2013—2016年MDRO检出率随时间呈现出递减趋势(Z=-7.8856)。手卫生用品领取量和费用均有所增加。结论引进PDCA循环用于MDRO管理,医院的MDRO检出率降低。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促进医院MDRO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 个人数字助理设备表面洁净度及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2018, 17(3):260-26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6

      摘要 (150) HTML (0) PDF 851.00 Byte (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病房使用的个人数字助理设备(PDA)表面的洁净度状况,评价采用消毒湿巾对PDA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3月选择某院50个临床科室病房每日使用的83台手持PDA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病房同等使用环境下的83台PDA作为干预组(使用卡瓦布进行清洁消毒),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两组PDA表面的清洁状态。结果以ATP生物荧光检测值≤100 RLU/100 cm2为合格,对照组ATP读数范围为189~3 379 RLU,无1例合格;干预组消毒后合格率为90.4%(75例)。在使用卡瓦布消毒湿巾对PDA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后,不同科室干预组PDA表面ATP检测值(中位数:18~28 RLU) 均低于对照组(中位数:290~339  R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病房使用的PDA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为普遍,含有季铵盐的消毒湿巾可用于PDA表面清洁消毒。

    • 微酸性次氯酸水对血液透析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

      2018, 17(3):264-26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7

      摘要 (97) HTML (0) PDF 789.00 Byte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微酸性次氯酸水(SAHW)对血液透析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血液透析室内30个透析单元分为两组(三氯异氰脲酸组和SAHW组),每组15个透析单元。三氯异氰脲酸组采用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三氯异氰脲酸、SAHW组采用SAHW分别对血液透析单元的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检测物体表面消毒4 h后的菌落数,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合格情况及对多重耐药菌的杀灭情况。结果有效氯浓度500 mg/L三氯异氰脲酸和SAHW 对床栏、透析机屏幕、透析机旋钮表面擦拭消毒各物体表面4 h后的合格率前者分别为90.00%、80.00%、90.00%,后者分别为100.00%、96.67%、100.00%,两者消毒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HW消毒试验显示,SAHW对四种多重耐药菌的杀灭率均为100%。结论SAHW的消毒效果与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三氯异氰脲酸相同,且对血液透析室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具备高效的杀灭作用。

    • 应用品管圈提高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

      2018, 17(3):267-26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8

      摘要 (199) HTML (0) PDF 787.00 Byte (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运用品管圈提高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方法2016年5—10月于某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清洗质量由2名圈员现场实时评估,记录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原因检查表。比较活动前(2016年5—6月)与活动后(2016年9—10月)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包清洗合格情况。结果活动前清洗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1 667包,全部器械清洗合格1 415包,清洗合格率84.88%;活动后清洗1 673包,全部器械清洗合格1 655包,清洗合格率9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格率提高14.04%,目标达成率116%。结论运用品管圈的科学工具手法能提高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

    •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产气荚膜梭菌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2018, 17(3):270-27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19

      摘要 (122) HTML (0) PDF 787.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感染是血液病患者病死率高于正常人的重要原因,且发热经常是其唯一指征。产气荚膜梭菌是梭菌属的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受到饮食、药物、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肠道发生菌群失调,可导致产气荚膜梭菌入血,引起菌血症。目前,由该菌感染导致恶性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菌血症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此文报告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以期为此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 >综述
    •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2018, 17(3):273-27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8.03.020

      摘要 (197) HTML (0) PDF 861.00 Byte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是口腔综合治疗台(dental chair units,DCU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口腔诊疗提供水源保障[1]。但研究发现其常存在严重污染[24],污染原因主要包括防回吸装置失效、供水水源污染、管道中生物膜定植等。DUWLs中的细菌可随着水流进入患者口腔内,也可形成气溶胶污染诊室环境[5],导致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生医源性感染,是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重点之一。对此,目前国内外相关干预控制措施较多,主要分为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本文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