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16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新时期医疗废物管理模式的嬗变及发展

      2017, 16(6):493-49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1

      摘要 (290) HTML (0) PDF 953.00 Byte (1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指示,医疗废物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毒性等特性的危险废物。针对感染性医疗废物(包括锐器)的管理处置,重点解决的难题有两个:一是感染控制,重在消除医疗废物所具有的感染性危险废物特性,防止感染传播与扩散;一是污染防治,控制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如何发展,处置技术和源头分类如何衔接,如何构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管理以及监督管理模式,医疗废物是否要实施资源化等问题多年来一直未形成统一的模式,进而给业内人士实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带来困惑,在具体管理环节呈现出各种问题,不利于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安全管理和处置。

    • 论著
    • 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2017, 16(6):497-50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2

      摘要 (289) HTML (0) PDF 983.00 Byte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构建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警模型,为筛查高危人群、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提供帮助。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国内6所医院5 067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按照6︰4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警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判别能力,以约登指数最大作为最佳截断点。结果高危患者预警模型AUC为0.823,灵敏度为78.81%,特异度为74.33%,阳性预测值为19.67%,阴性预测值为97.78%。疑似感染病例判别模型AUC为0.978,灵敏度93.38%,特异度95.62%,阳性预测值62.95%,阴性预测值为99.45%。结论此研究建立的预警模型判别能力较好,可以为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预警和判别开发提供参考。

    • 2012—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处置

      2017, 16(6):502-50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3

      摘要 (174) HTML (0) PDF 1.15 K (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建立浦东新区医院感染应急处置流程,探讨现场调查方法,明确感染关键环节和危险因素,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浦东新区65所各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启动浦东新区医院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对每起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专家评估。结果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共监测浦东新区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6起,全部为医院感染,无社区感染并存;6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共涉及人员119例,其中主要为住院患者99例(83.19%)、护工16例(13.45%)等;5起均检出诺如病毒,传播途径以护工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密切接触导致病毒传播为主;每起事件评价结果显示总分均>90分。结论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浦东新区的医院感染应急处置流程,通过实际案例运用后经专家评估效果良好。

    • 不同专科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量性研究

      2017, 16(6):506-51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4

      摘要 (158) HTML (0) PDF 1.08 K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专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物体表面接触次数进行观察统计,明确不同专科ICU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为医院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医务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各类常见物体表面的接触次数,采用Poisson分布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日平均接触次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病历夹(28.00次)、椅子(18.38次)、抢救车(治疗车,17.29次)、床表面(13.90次)、静脉输液管路(13.76次)、医护用笔(13.38次)和静脉输液泵(11.81次)。这7类物体表面在观察期间的接触次数占所有物体表面接触次数的64.01%。不同专科ICU又略有差异:综合ICU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上述的前6类;心胸外科ICU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除了包含上述的7类外还包括键盘与鼠标,共9类;内科ICU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上述前6类及手机。结论同一所医院不同专科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不同,因此医院应根据各科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管理措施,继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7, 16(6):511-51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5

      摘要 (144) HTML (0) PDF 1003.00 Byte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结核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对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省某三级甲等综合肺科医院结核病区住院的所有结核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分析结核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02例结核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0.4±4.2)分,其中14 例(3.5%)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得分等级为偏低(10~)、中等(20~)、较高(30~)等级的患者分别为163例(40.5%)、225例(56.0%)、14例(3.5%)。对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患者的病程(P<0.001)、居住地(P=0.012)、是否参加结核病教育讲座(P=0.034)、是否体育锻炼(P=0.053,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17)和职业状态(P=0.027),以及因结核病住院次数(P=0.002)、家庭经济状况(P=0.027)和文化程度(P=0.020)。结论结核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医护人员对患者随访时应评估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

    • 2013—2015年某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2017, 16(6):516-52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6

      摘要 (171) HTML (0) PDF 940.00 Byte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送检的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阳性标本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 702份肺泡灌洗液标本共分离菌株999株,其中细菌、真菌和分枝杆菌分别为398株(5.17%)、326株(4.23%)和275株(3.57%)。细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97株)、鲍曼不动杆菌(87株)、肺炎克雷伯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4株)、流感嗜血杆菌(28株);真菌主要包括白假丝酵母菌(161株)、烟曲霉菌(41株)、黄曲霉菌(38株);分枝杆菌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271株)。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左氧氟沙星外)的耐药率均<30.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80.00%,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介于36.84%~60.53%。6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有20株。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26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7.73%,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介于9.09%~61.36%。结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细菌为主,但真菌和分枝杆菌也不容忽视。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则较严重。

    • 山东省101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离细菌及耐药性特征

      2017, 16(6):521-52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7

      摘要 (137) HTML (0) PDF 900.00 Byte (3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山东省101所医院ICU及106所医院普通病房(非ICU)分离细菌的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集细菌24 458株,革兰阴性菌占80.37%,革兰阳性菌占19.63%。ICU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于ICU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非ICU来源菌株(均P<0.01)。ICU分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ICU菌株(P<0.05)。ICU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8.0%、79.0%;铜绿假单胞菌对前述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5.5%、21.6%,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0%。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9.7%,高于非ICU的26.0%(P<0.05)。结论ICU分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依据药敏结果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感染扩散。

    • 精神病专科医院连续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7, 16(6):527-53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8

      摘要 (128) HTML (0) PDF 882.00 Byte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对2012—2015年该院每年6月20日0:00—24:00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4年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查住院患者2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47例、4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2%,例次现患率为1.86%;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09%、1.56%、1.48%、2.11%,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75)。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是医疗救治科男区(3.80%)、急性干预科男区(3.31%)、老年精神科(2.78%)。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占31.91%、29.79%、14.89%;检出病原菌28株,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58%)、肺炎克雷伯菌(17.86%)、金黄色葡萄球菌(14.29%)。2012—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0.91%、5.78%、5.41%、5.06%,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3,P<0.01)。结论连续4年该精神病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

    • 武汉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7, 16(6):532-53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09

      摘要 (129) HTML (0) PDF 874.00 Byte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武汉市33所医院,采用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6 222例,医院感染1 1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08%,社区感染6 968例,社区感染现患率19.24%。医院床位数≥900张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40%),医院床位数<300张者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43.70%)。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ICU(32.88%),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呼吸科(78.34%)。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体699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8.03%)、鲍曼不动杆菌(16.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88%),社区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体1 14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4.45%)、铜绿假单胞菌(11.23%)和支原体(10.0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主要部位均为下呼吸道,分别为48.24%和45.15%。结论该地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呈现不同的特点,应根据重点科室、重点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综合ICU一起疑似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调查

      2017, 16(6):536-53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0

      摘要 (202) HTML (0) PDF 900.00 Byte (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调查2015年4月1日—26日入住某院ICU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先后共发生15例泛耐药AB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15例患者共分离AB 15株。1、3、4、5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6、7、8、9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10、11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时间均相对集中。共采集43份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标本,床头柜AB检出率为100.00%(1/1),监护仪按钮为75.00%(6/8)、医务人员手为66.67%(4/6),治疗桌、输液泵按钮、医生鼻拭子均未检出AB。至2015年5月下旬综合ICU内未再出现类似新发病例。结论此次AB医院感染可能通过ICU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播散,患者检出的AB呈广泛耐药性,积极治疗患者和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进一步流行。

    • 一起纤维支气管镜污染所致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017, 16(6):540-54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1

      摘要 (176) HTML (0) PDF 906.00 Byte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一起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呼吸科与胸外科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发生下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患者及其周围环境和物品检出菌进行耐药分析,采用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13年3月8—16日胸外科与呼吸科在内镜中心纤维支气管镜室进行肺泡灌洗患者共15例,后续发生下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13例,经排查有4例为社区感染(包括首例患者),其余9例均为医院感染;8份环境标本检出2株阴沟肠杆菌,分别来源于纤维支气管镜负压吸引接头、用于修剪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道的剪刀。将患者与环境检测得到的阴沟肠杆菌15株进行药敏结果筛选,选出药敏结果相似的有11株菌,其中环境2株、住院患者6株、社区患者3株。11株阴沟肠杆菌PFGE分型显示,有8株菌基因型相同,其中6株来自于胸外科患者,2株来自于负压吸引接头与用于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道的剪刀;另3株基因型相同,来自于呼吸科与胸外科。结论此次感染暴发是由纤维支气管镜污染同一株阴沟肠杆菌引起,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此类事件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采用必要措施切断传播流行是控制关键。

    • 医务人员围手术期保温知识、态度及患者保温现状调查

      2017, 16(6):544-54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2

      摘要 (142) HTML (0) PDF 865.00 Byte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围手术期保温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手术患者保温现状,为做好围手术期保温工作,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院外科科室和手术室的198名医务人员,以及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外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现场观察法收集手术患者实施的保温措施信息。结果医务人员对围手术期保温知识和态度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9(2.25)分和25(1.25)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岗位的医务人员知识、态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对低体温、主动保温模式和被动保温模式的知晓率分别为21.21%、43.94%和30.81%。认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保温非常必要的医务人员分别占80.30%、89.90%和86.36%。术中68.13%的患者采取棉被和护肩保温。结论医务人员对围手术期保温态度较积极,但对保温知识欠缺,患者保温设备设施有待改进。

    • 某院医务人员针刺伤调查及防护对策

      2017, 16(6):548-55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3

      摘要 (239) HTML (0) PDF 975.00 Byte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工作者针刺伤现况并分析原因,以探讨有效的针刺伤防护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的针刺伤案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164例针刺伤,其中医生71名(43.29%),护士81名(49.39%),其他医务人员12名(7.32%)。2013年发生针刺伤事件47例(28.66%),2014年54例(32.93%),2015年63例(38.41%)。医疗器械为受污染器械的有152例(92.68%),医疗器械污染情况未知的有9例(5.49%),而未受污染的器械仅为3例(1.83%)。164例针刺伤发生地点以手术室最多(67例,占40.85%);针刺伤发生部位以手指的发生率最高(141例,占85.98%);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粗心、工作繁忙或者未按规范操作为主(115例,占70.12%),医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工作经验不足者最多,占52.11%,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以粗心、工作繁忙或者未按规范操作者最多,占93.83%。结论医务人员针刺伤案例逐年增多,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改善医疗环境等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 影响牙科手机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

      2017, 16(6):551-55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4

      摘要 (187) HTML (0) PDF 871.00 Byte (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分析影响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等比例系统抽样法对该市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调查表对手机清洗场所、清洗方式等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手机的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个行政区范围内共抽检医疗机构72所,其中公立医疗口腔诊疗机构25所,民营单位47所。使用全自动手机清洗机进行清洗的效果好于传统手工清洗(不合格率分别为3.95% vs 11.96%),知识掌握不足的清洗人员清洗不合格率高于知识掌握好的清洗人员(14.88% vs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洗不合格率:不同清洗地点为5.00%~11.23%,清洗设备不足和充足时分别为11.89%、7.29%,清洗人员不固定和固定分别为12.16%、9.8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机清洗等待时间≤30 min、清洗过程中使用酶剂、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可以改善手机清洗质量(均P<0.05);有无干燥过程和是否使用润滑油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全自动手机清洗机,清洗人员知识掌握充分,清洗等待时间≤30 min、清洗过程中使用酶剂、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能提高牙科手机的清洗质量。

    • 某院普通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综合干预效果

      2017, 16(6):555-55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5

      摘要 (178) HTML (0) PDF 861.00 Byte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了解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10月入住该院普通外科>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2016年1月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 406例,MDRO感染155例(2.42%),感染部位以腹腔(积液、胆汁)(76例,49.03%)和手术部位感染(43例,27.74%)为主。干预前(2015年3—12月)MDRO感染率为2.79%(99/3 549),干预后(2016年1—10月)下降至1.96%(56/2 857)(χ2=4.612,P=0.032)。干预后MDRO病原菌无明显变化,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该院普通外科MDRO感染发病率。

    • 经验交流
    • 某综合性医院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7, 16(6):558-56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6

      摘要 (152) HTML (0) PDF 813.00 Byte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0年8月25日、2012年11月14日、2014年10月14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3年依次为5.80%、4.86%、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4,P=0.030)。外科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010年的4.63%下降为2014年的2.67%,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010年的31.04%上升为2014年的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均占50%以上。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74株,,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37株)、肺炎克雷伯菌(26株)、大肠埃希菌(24株)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重点部门(如ICU病区)、重点人群(如老年患者、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的患者等)的医院感染监测,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7, 16(6):561-56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7

      摘要 (190) HTML (0) PDF 820.00 Byte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四项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17 517例拟输血或手术患者四项感染指标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 517例受检者总阳性2 635例,阳性率15.04%,抗HIV、抗TP、抗HCV和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0.62%(109例)、2.91%(509例)、1.22%(214例)和10.86%(1902例)。其中男性抗HIV、抗TP和HBsAg阳性率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46.67、16.01和23.58,均P<0.05)。四项感染指标均以<20岁组阳性率最低,抗HIV、抗TP和抗HCV以40~59岁组阳性率最高,而HBsAg以20~39岁组阳性率最高。结论输血前及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患以上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对防止医院感染和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7, 16(6):564-56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8

      摘要 (126) HTML (0) PDF 833.00 Byte (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中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按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通过建立微信群并联合系统化干预,对照组则予常规临床知识宣教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共随访160例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治疗4~24个月,试验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第24个月均低于第1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原因主要有:缺乏乙型肝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用药指导和监督、费用高、疗程长及自觉病情好转。对照组缺乏乙型肝炎疾病知识及缺乏用药指导和监督两方面概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HBeAg、HBV DNA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1)。结论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肿瘤医院2010—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7, 16(6):568-57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19

      摘要 (126) HTML (0) PDF 813.00 Byte (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选取2010—2014年每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2010—2014年共调查1 91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24%。2010—2014年每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53%、4.98%、3.92%、3.70%、2.30%。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6,P<0.0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放疗四科(10.00%)、妇科肿瘤科(8.8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49例,60.49%),其中包括上呼吸道14例(17.28%)。共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6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占59.09%,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16株,占24.24%)、甲型链球菌(5株,占7.58%)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41%。不同年份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93,P<0.0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升高,2013、2014年均达70%以上。结论通过连续规范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可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等,可依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曲靖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与干预效果

      2017, 16(6):571-57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20

      摘要 (98) HTML (0) PDF 851.00 Byte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曲靖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及干预效果。方法调查2012年8—9月辖区内67所医院(干预前,其中三级医院5所、二级医院62所)、2014年6—9月辖区内90所医院(干预后,其中三级医院5所、二级医院65所、一级医院20所)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消毒后内镜的细菌菌落数及致病菌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曲靖市二级、三级医疗机构Ⅰ、Ⅱ类环境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内镜合格率(92.11%~100.00%)均高于干预前(80.00%~9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4年三级医院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00%,二级医院为97.01%,一级医院为90.20%。  结论曲靖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明显提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 病例报告
    •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眶周脓肿1例

      2017, 16(6):574-57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21

      摘要 (138) HTML (0) PDF 859.00 Byte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又称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具有高致病性、强传染性、易于培养、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等特点[1],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一带,其余地区鲜有报道[23]。主要的临床类型有: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慢性和亚临床型4类[4]。急性败血症型,患者多有疫区居住史,好发于免疫力低下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5]。

    • 综述
    • 中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

      2017, 16(6):577-58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22

      摘要 (172) HTML (0) PDF 936.00 Byte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2015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不动杆菌属菌种占全部菌种的10.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93.4%。鲍曼不动杆菌从2011年开始在监测菌种中所占比例开始上升,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氧化酶阴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引起机体感染,如血流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菌血症等[1]。随着新型广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医院管理的不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甚至出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其对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均出现耐药性,导致病死率增高[2]。经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有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尤其当与传统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后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花费少,副作用低,患者易接受。因此,寻求中药天然抗菌药物已成为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新途径。

    • 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危害、预防与管理

      2017, 16(6):582-58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23

      摘要 (219) HTML (0) PDF 892.00 Byte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标准.规范.指南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2017, 16(6):587-59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6.024

      摘要 (209) HTML (0) PDF 971.00 Byte (1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