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秀丽隐杆线虫-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模型用于外排泵抑制剂逆转环丙沙星耐药的研究

      2017, 16(12):1101-110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1

      摘要 (102) HTML (0) PDF 1.57 K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秀丽隐杆线虫-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模型,用于外排泵抑制剂(EPIs)逆转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对于环丙沙星耐药的研究。方法建立秀丽隐杆线虫-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模型,选用6种EPIs(CCCP、PAβN、NMP、奥美拉唑、利血平和维拉帕米)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联合使用,记录秀丽隐杆线虫生存率以评价体内药效,同时进行毒性试验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不同浓度XDRAB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致死情况不同,选择5×106 CFU/mL作为XDRAB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浓度。秀丽隐杆线虫生存实验显示,XDRAB感染线虫3 h后线虫组与加入多粘菌素B的对照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4,P>0.05),感染线虫6、9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感染6 h与9 h组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9,P>0.05),最终选择6 h作为感染时长,36 h为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时长。环丙沙星联合EPIs应用于感染模型实验中,低浓度的PAβN、NMP、奥美拉唑、利血平可将线虫存活率分别提高30%~40%、15%~20%、20%~30%、20%,高浓度的维拉帕米可将感染线虫的存活率提高30%左右。体外药敏试验和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分别与CCCP、奥美拉唑和维拉帕米联合可降低MIC至原来的1/4,分别联合PAβN,NMP和利血平可降低MIC至原来的1/2,其中CCCP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最佳,但毒性较大不适于体内药效研究。 结论首次成功构建了秀丽隐杆线虫-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模型,得到6种EPIs逆转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 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对支气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的影响

      2017, 16(12):1109-111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2

      摘要 (104) HTML (0) PDF 1019.00 Byte (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对支气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及颗粒物的影响。方法依照支气管镜室有无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将实验分成四组:动态无净化组、动态净化组、静态无净化组、静态净化组,在五个不同时间点(0、0.5、1、2、4 h)对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和分析,用浮游菌法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培养、计数,用DT9881M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颗粒物浓度,统计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动态无净化组的细菌、真菌、总微生物(细菌+真菌)、PM2.5和PM2.5~10.0菌落数/浓度分别为(113.53±7.78)CFU/m3、(89.67±7.17)CFU/m3、(203.20±10.92)CFU/m3、(86 557.20±4 158.29)个/m3和(659.69±38.91)个/m3,静态无净化组分别为(84.33±3.65)CFU/m3、(65.00±2.65)CFU/m3、(149.33±4.98)CFU/m3、(45 812.64±1 279.61)个/m3和(189.15±4.64)个/m3,动态净化组分别为(84.80±8.08)CFU/m3、(90.40±5.50)CFU/m3、(175.20±9.22)CFU/m3、(49 336.38±2 039.16)个/m3和(218.36±7.02)个/m3,静态净化组分别为(67.80±5.63)CFU/m3、(38.27±3.70)CFU/m3、(106.07±6.76)CFU/m3、(29 772.53±2 212.93)个/m3和(124.80±7.16)个/m3,细菌、总微生物、PM2.5、PM2.5~10.0菌落数/浓度动态组高于静态组,无净化组高于净化组(均P<0.05),真菌菌落数动态无净化组高于静态无净化组,静态净化组低于静态无净化组(均P<0.05),动态净化组与无净化组间无明显差异(P=0.936)。结论人员活动增加支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的菌落数/浓度,空气净化器能降低支气管镜室空气中的细菌、总微生物和颗粒物的菌落数/浓度。

    • 五种常用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评价

      2017, 16(12):1116-111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3

      摘要 (108) HTML (0) PDF 813.00 Byte (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医院常用消毒剂乙醇、三氯片、碘伏、戊二醛、爱护佳免洗手消毒剂对医院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和医护人员手及医院内周边环境物体表面采集的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8株。通过消毒剂与细菌直接接触作用,研究消毒剂在不同稀释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体外杀灭不同来源的金色葡萄球菌的效果。结果常规使用消毒剂如5 g/L碘伏、20 g/L戊二醛和爱护佳免洗手消毒剂(0.5%葡萄糖酸氯己定+70%乙醇)常温下作用5 min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70%乙醇和1 g/L三氯片常温下作用5 min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6.5%~99.8%;但碘伏、戊二醛和免洗手消毒剂被高度稀释后即使提高作用时间但仍不能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常规使用消毒剂能满足临床杀菌效果,但需要不断地监测消毒剂的有效浓度,防止杀菌能力降低。

    •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

      2017, 16(12):1120-112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4

      摘要 (78) HTML (0) PDF 1.28 K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在尖锐湿疣(CA)发病及复发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52例CA患者(初发27例,复发25例)作为研究组,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和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A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高于初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Th17细胞比例低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g/Th17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4.60(3.20,8.68) vs 1.39(1.05,2.05)],复发组高于初发组[8.19(4.21,10.81) vs 3.52(2.47,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失衡,复发患者Treg/Th17细胞失衡更显著,并可能在CA发病及复发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河北省253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比较

      2017, 16(12):1126-112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5

      摘要 (83) HTML (0) PDF 843.00 Byte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3所医院,调查65 065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9%,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6.84%。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61.32%)、泌尿道(12.49%)与手术部位(9.83%),社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56.70%)、泌尿道(10.89%)与胃肠道(8.35%)。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前5位病原菌种类相同,排列顺序不同,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2.6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3.79%,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感染中病原菌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菌株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构成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等方面均有差异,应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的同时,关注社区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 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剖宫产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的Meta分析

      2017, 16(12):1130-113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6

      摘要 (108) HTML (0) PDF 1.26 K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2009年以来我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剖宫产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现状,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库及PubMed资源系统中2009年以后发表的、有关剖宫产术后SSI的研究文献,参考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研究质量评价准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分析估计SSI合并发生率,并根据医疗机构等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1 篇, 19篇质量评分为7分,36篇为6分,6篇为5分,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好。总样本量173 319例,2 860例发生了SSI,剖宫产术后SSI发生率为1.8%[95%CI:(1.6%,2.0%)]。亚组分析显示,二级医疗机构SSI发生率2.3%[95% CI:(1.8%,2.7%)]高于三级医疗机构1.4%[95%CI(1.2%,1.7%)]。结论我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剖宫产术后SSI发生率较高,且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发生率不同,应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监测基线,科学指导感控工作的开展。

    • 男男性接触者中肛肠尖锐湿疣患者合并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

      2017, 16(12):1137-114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7

      摘要 (88) HTML (0) PDF 818.00 Byte (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合并肛肠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为肛肠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别采取MSM人群中已确诊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试验组)及非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的肛肠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核酸片段检测。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及相关性行为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5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3 例,对照组95例。试验组63例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17.46%,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8.5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2.70%;对照组中淋球菌感染率为6.32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9.47 %,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16%。试验组患者肛肠中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两组疾病的合并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SM中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提示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肛肠部位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筛查。

    • 某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带菌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7, 16(12):1141-114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8

      摘要 (100) HTML (0) PDF 832.00 Byte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为了解某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其表面带菌状况,探讨手机使用行为和带菌状况的影响因素。 方法2016年4—6月对某市24所市级医院中11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手机表面采样。结果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2.00±9.03)岁,以女性和护士为主。调查对象中95.50%使用触屏手机,24.32%的医务人员诊疗时有使用手机的现象,65.77%的医务人员每天手机使用时间>2 h,93.69%对手机进行过清洁消毒。98.20%医务人员认为手机表面存在病原微生物。共采集111份手机表面样本,合格率80.18%,污染率95.50%,平均菌落数为2.90 CFU/cm2,最大细菌含量为111.60 CFU/cm2。44份手机样本表面共检出18种55株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年龄、性别、职业是手机使用行为和对手机认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的手机表面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手机壳/套的手机表面细菌染菌量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机表面存在的潜在致病菌可能会通过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使用手机的行为引发医院感染。

    • 结直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7, 16(12):1147-115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09

      摘要 (75) HTML (0) PDF 822.00 Byte (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索结直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SSI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6月—2016年6月某院胃肠外科结直肠手术患者,对影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97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中,67例发生SSI,SSI发生率为16.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低清蛋白、手术医生年资<5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NNIS评分高5项因素是结直肠手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结直肠手术SSI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SSI发生率。

    • 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2017, 16(12):1152-115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0

      摘要 (96) HTML (0) PDF 818.00 Byte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双腔组(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置管位置、方法、是否穿刺一次成功、留置导管时间、CRBSI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等。 比较不同置管方法CRBSI发病率和日发病率,以及CRBSI病原学分布。结果共调查患者2 366例,其中A组789例,B组786例,对照组791例。A组发生CRBSI 13例,CRBSI发病率为1.65%,日发病率为1.09‰;B组发生CRBSI 15例,CRBSI发病率为1.91%,日发病率为1.27‰;对照组发生CRBSI 40例,CRBSI发病率为5.06%,日发病率为3.36‰;A、B组及对照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7.47%、88.80%、87.23%。三组患者的CRBSI发病率、CRBSI日发病率、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两两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25、58.50,均P<0.01);CRBSI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2、18.35,均P<0.01);CRBSI日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4、11.22,均P<0.01)。三组患者各检出病原菌13、15、40株,均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照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A、B组。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与常规置管方法(单腔、双腔)相比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精确置管及常规单腔不扩皮锁骨下静脉置管较常规双腔置管方法能够减少患者CRBSI的发生。

    • 重症EV71型手足口病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

      2017, 16(12):1156-116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1

      摘要 (78) HTML (0) PDF 867.00 Byte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5种炎症因子MCP1、IL1β、IL18、HMGB1、IL10在重症EV71型手足口病(HFM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8月确诊为重症EV71型HFMD的住院患儿为HFMD组,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外周血MCP1、IL1β、IL18、HMGB1、IL10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收集HFMD组临床资料。结果HFMD组共10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2.18±0.91)岁,其中主要以≤3岁为主,占80.39%;HFMD组患儿入院时为第2期77例,第3期16例,第4期9例。经过第2期共77例,第3期共52例,第4期共21例,第5期共88例。HFMD组第2、3、4期分别与对照组的5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FMD组第3期与第4期的IL1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D组第2、3期进展组HMGB1表达水平均高于痊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入院时5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P1、HMGB1、IL1β、IL10、IL18的表达水平与HFMD病情轻重相关,对患儿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临床意义。HMBG1在HFMD中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 围生期孕妇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2017, 16(12):1161-116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2

      摘要 (66) HTML (0) PDF 831.00 Byte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围生期孕妇阴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对10 800例妇女(围生期孕妇和非妊娠期妇女各5 4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 400例围生期孕妇病原菌检出率为26.00%(1 404株),其中真菌759株,革兰阳性球菌611株,革兰阴性杆菌32株,淋病奈瑟菌2株;5 400例非妊娠妇女病原菌检出率为7.87%(425株),其中真菌232株,革兰阳性球菌182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淋病奈瑟菌6株。围生期孕妇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84.85%和80.8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40.91%,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为69.23%和53.85%,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100.00%。结论围生期孕妇阴道较非妊娠育龄妇女病原菌感染率更高,加强围生期孕妇阴道病原菌的筛查力度,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优化流程规范连台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

      2017, 16(12):1169-117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3

      摘要 (79) HTML (0) PDF 820.00 Byte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流程,保证连台手术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2015年12月优化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流程,选择2015 年 5—11月6 072例连台手术作为对照组,2015年12月—2016年5月5 832例连台手术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合格率,分析延迟/提前使用原因。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流程优化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7.16%、7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P=0.004)。抗菌药物使用流程优化后,抗菌药物0.5~1 h内使用率(82.36%)较优化前(41.11%)明显上升;距切皮时间<0.5 h 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优化前的57.11%下降至4.32%;但距切皮时间>1 h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78%增加至13.32%。连台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延误/提前原因主要包括医护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巡回护士对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的评估欠准确(62.13%),麻醉医生插管或穿刺时间过长(13.57%)。结论优化流程,可以提高连台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0.5~1 h 内使用率,有助于保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

    • 应用品管圈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正确率

      2017, 16(12):1169-117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4

      摘要 (121) HTML (0) PDF 1.10 K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内江市某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实验室手卫生管理QCC小组,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对策;对QCC活动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由29.73% 提高至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圈员在QCC手法运用、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凝集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推行QCC活动不但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而且还能提升团队自信心和凝聚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7, 16(12):1173-117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5

      摘要 (85) HTML (0) PDF 936.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马红球菌是红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马红球菌感染是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比较罕见的并发症。本文通过总结某院收治的一例AIDS合并马红球菌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2007年1月—2017年1月国内外发表的AIDS合并马红球菌感染病例的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IDS合并马红球菌感染临床特点的认识,使患者能早期获得临床诊断,并选择至少2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尽早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可以期待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 六西格玛管理在预防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2017, 16(12):1178-118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6

      摘要 (101) HTML (0) PDF 805.00 Byte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预防控制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入住某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运用六西格玛的界定、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阶段五步法,找出影响CRBSI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改进措施,比较应用六西格玛前后CRBSI发病率。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CRBSI发病率为6.19‰(4/646),低于管理前的15.95‰(13/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揭示操作环节中的缺陷,进而指导研究者提出相应对策,能有效降低ICU CRBSI发病率。

    • 专职感控护士督导对综合干预措施依从性及VAP发病率的影响

      2017, 16(12):1182-118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7

      摘要 (118) HTML (0) PDF 838.00 Byte (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科室专职感控护士督导对综合干预措施落实的依从性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某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设置专职感控护士,监测所有入住综合ICU患者的综合干预措施依从情况。2012年9月—2014年4月为干预前期,2014年5月—2015年12月为干预后期。统计分析实施干预措施前后呼吸机使用及VAP发病情况。结果干预前期共监测患者1 373例,干预后期监测1 477例。干预前呼吸机使用率为31.89%,干预后呼吸机使用率为40.95%。干预前VAP发病率为31.97‰,其中MDRO感染发病率为11.99‰;干预后VAP发病率为17.82‰,其中MDRO感染发病率为6.41‰。实施干预措施后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均在合格范围内(均≤5 CFU/cm2)。各季度荧光标记清除率及手卫生依从率均逐渐提高,后期均达80%以上;半卧位依从率2014年第4季度—2015年4季度均达100%。结论通过专职感控护士督导综合干预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降低VAP发病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 91株恶臭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2017, 16(12):1185-118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8

      摘要 (71) HTML (0) PDF 819.00 Byte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恶臭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防治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感染者临床资料,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中的KB纸片扩散法、药敏判断标准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结果判断,以WHONET 5.5软件对分离菌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标本共分离出91株恶臭假单胞菌,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占70.33%);基础疾病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检出最多(占23.08%),其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占15.38%);标本主要来源于深部痰(占57.14%),其次为中段尿(占27.47%);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占28.57%),其次为心血管内科(占13.19%)。除对氨曲南耐药率(52.75%)较高外,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78%、9.89%、2.20 %、9.89%、7.69%、2.22 %,对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恶臭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0%。

    • >经验交流
    • 河南省医疗机构口腔科医疗用水污染状况调查

      2017, 16(12):1189-119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19

      摘要 (95) HTML (0) PDF 795.00 Byte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河南省医疗机构口腔科医疗用水的供水流程和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口腔科综合治疗台供水流程、水质类型等信息,并采集水样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调查河南省43所医疗机构口腔科,共采集水样1 419份,合格率46.65%,菌落总数中位值为120 CFU/mL。三级医院水样合格率最低(39.28%),且与二级、一级医院水样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将所采集水样按水质划分,口腔科管道自来水水样合格率44.24%,净化用水合格率48.75%。所采集5种类型水样中,手机喷水合格率最低(39.94%)。结论河南省医疗机构口腔科医疗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严重,尤其是手机喷水水样合格率低,建议展开有针对性调查,明确原因,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 改进观察模式及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017, 16(12):1192-119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20

      摘要 (143) HTML (0) PDF 839.00 Byte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实际情况,探讨改进观察模式和施行手卫生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2015年12月对某院所有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调查。其中2014年10月开始改进手卫生观察模式,采用直接观察法,观察人员由10名新入院实习生组成,分为10组交叉进行调查。2015年4月开始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分别比较改进观察模式前后和实施干预措施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结果改进观察模式前(2014年4—9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74.69%(484/648),改进观察模式后(2014年10月—2015年3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5.63%(401/611)。观察模式改进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1)。实施手卫生干预后(2015年4月—2015年12月),手卫生依从率提高至76.05%,高于干预前(2014年10月—2015年3月)的65.63%(χ2=24.78,P<0.01)。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60.14%提高至干预后的71.12%,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70.79%提高至干预后的8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14、13.78,均P<0.01)。结论改进观察模式可减少霍桑效应,获得手卫生依从性的真实水平,强化手卫生干预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综述
    •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2017, 16(12):1195-120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2.021

      摘要 (145) HTML (0) PDF 837.00 Byte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近十年来,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给全世界健康卫生带来严峻挑战。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开始出现并广泛传播,也是导致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出现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希腊、意大利、美国等地相继出现CRKP流行的报道。CRKP感染28 d致死率高达40%[2],相关研究[3]表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CRKP感染与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