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5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及5种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

      2016, 15(5):289-29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1

      摘要 (479) HTML (0) PDF 840.00 Byte (1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对常用消毒剂耐药性及其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2株E.coli 耐消毒剂基因sugE(c)、sugE(p)、qacEΔ1和qacE进行检测,琼脂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临床分离的82株E.coli中,sugE(c)、sugE(p)、qacEΔ1、qacE、sugE(c)+qacEΔ1、qacE+qacEΔ1+sugE(c)阳性率分别为84.15%(69株)、1.22%(1株)、76.83%(63株)、73.17 %(60株)、68.29%(56株)、59.76%(4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菌株,头孢吡肟敏感株与耐药株4种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苯扎氯铵、西吡氯铵、溴化铵及三氯生4种消毒剂对82株E.coli的MIC值均>标准菌株;氯己定对32株E.coli的MIC值>标准菌株,对另外50株E.coli的MIC值≤标准菌株。苯扎氯铵、西吡氯铵、溴化铵及三氯生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组、头孢吡肟敏感和耐药组的MIC值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氯己定MI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E.coli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Δ1和sugE(c)检出率高,苯扎氯铵等消毒剂对E.coli的MIC普遍较标准菌株明显升高。

    • ICU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2016, 15(5):294-29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2

      摘要 (311) HTML (0) PDF 808.00 Byte (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该院ICU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分型。结果1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0株(占75.00%)。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80%;MSSA对头孢唑林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2.50%、35.00%、10.00%。spa分型和MLST结果显示,120株MRSA主要为ST239t030、ST239t037、ST5t2460 3种型别,其中ST239t030(105株,87.50%)为主要流行菌株,8个ICU均有检出;MSSA存在较多型别,ST59t437仅在神经内科(8株)和消化科(2株)检出,ST6t701、ST398t3625、ST398t1793和ST121t2092分别仅在神经内科(7株)、麻醉科(5株)、神经外科(4株)和心外科(4株)检出。结论该院ICU MRSA分离率较高,以ST239t030克隆株为主,存在医院内流行;不同型别MSSA在各科室内存在流行趋势。

    • 倾向指数配比分析(PSM):MRSA与MSSA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比较

      2016, 15(5):299-30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3

      摘要 (279) HTML (0) PDF 954.00 Byte (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否增加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负担。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11月31日某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感染者,病例组为MRSA HAP患者,对照组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HAP患者,采用倾向指数配比分析(PSM),比较MRSA与MSSA  HAP预后(住院时间、感染至出院时长、病死率、总治疗成本)。结果PSM匹配前病例组APACHE II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40(20,94)d]、感染至出院时长[19(10,46)d]均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8(21,53)、17(8,29)d](均P<0.05)。匹配后病例组和对照组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均衡可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28(21,52)d vs 28(21,53) d]、感染至出院时长[15(9,25)d vs17(8,29) d]、病死率[10.87% vs 15.22%]、治疗总费用[121 013.5(80 747.21, 176 200) 元 vs 119 911.2(66 994.08,241 184.7)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PACHE I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均衡此因素后,MRSA和MSSA HAP患者预后无差异,MRSA HAP未增加疾病负担。

    • 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及危险因素

      2016, 15(5):304-30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4

      摘要 (366) HTML (0) PDF 748.00 Byte (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SS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发生SSI的47例患者(共49例,其中2例未配比合适对照患者,故舍去)设为感染组,未发生SSI的94例患者(1∶2配比)设为非感染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SS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708例手术患者,发生SSI 49例,SSI发病率为1.32%;SSI以颅内感染为主(89.80%);49例SSI患者共27例行脑脊液细菌学检测,其中6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学检测阳性,病原菌检出率为22.22%。单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手术风险评估分级(OR=2.04)、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次数(OR=3.15)、术中抗菌药物使用次数(OR=2.58)、手术持续时间(OR=2.70)、术中失血量(OR=1.72)、留置引流管(OR=4.30)、术后置管持续时间(OR=2.06)及术后首次换药时间(OR=1.66)为神经外科SSI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次数(P=0.03,OR=4.86)、手术持续时间(P=0.05,OR=2.89)及术后首次换药时间(P=0.01,OR=1.92)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SSI危险因素多,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置管持续时间及术后首次换药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

    • 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发热原因分析

      2016, 15(5):309-31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5

      摘要 (205) HTML (0) PDF 764.00 Byte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发热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5月某院小儿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现场观摩手术及术后治疗护理过程,同时对环境进行卫生学监测。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有发热,其中21例患者发热原因为非感染性因素,占80.77%;5例(19.23%)患者为感染性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Ⅰ类切口感染1例)。其中吸收热组患者 6例,异常发热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侵入性操作(呼吸机、导尿管、胃管)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收热组患者年龄较大,侵入性操作时间短。26例患者细菌学送检率为76.92%(20例),共送检标本58份, 7份阳性(来自4例患者痰标本),其中铜绿假单胞菌5株(71.43%)。共采集环境标本52份,合格率为80.77%(42份)。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热患者,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规范各项医疗操作,减少术后发热。

    • 普通民用洗衣机微生物污染状况

      2016, 15(5):313-31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6

      摘要 (307) HTML (0) PDF 732.00 Byte (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普通民用洗衣机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加强卫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微生物检测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民用洗衣机卫生处理和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采集115台洗衣机水源水,均未检出细菌。115份洗衣机洗涤水水样,细菌总数为0~135 000 CFU/mL,平均为13 206 CFU/mL;真菌总数为0~690 CFU/mL,平均为229 CFU/mL。不同使用年限的洗衣机洗涤水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份洗衣机洗涤水进行细菌学检测,检出细菌17种,多数为条件致病菌。检出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66.67%),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0.00%)、大肠埃希菌(53.33%)。调查显示,32.17%居民反映洗衣机内存在异味和可见霉菌斑点;针对洗衣机内存在的异味和霉菌斑点的问题,48.69%的用户选择开盖通风,38.26%的用户采用局部擦拭和清理过滤网袋,仅10.43%的用户选择用消毒剂浸泡,24.35%的用户不知如何处理。结论民用洗衣机内微生物污染状况严重,洗衣机使用、维护不当将不利于健康。

    • 中药排痰液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2016, 15(5):317-32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7

      摘要 (198) HTML (0) PDF 739.00 Byte (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排痰液在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1—2014年入住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且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排痰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排痰液模拟剂,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治疗有效率、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监测13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69例。治疗组发生VAP 26例,发病率为37.14%,对照组发生VAP 40例,发病率为57.97%;患者发生VAP的时间:治疗组平均为入ICU后(76±3.2)h,对照组为(45±8.9)h;治疗组VAP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55.00%;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发生时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便常规、ECG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中药排痰液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VAP发病率,对患者疾病及肺部感染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 新建康复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

      2016, 15(5):321-32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8

      摘要 (213) HTML (0) PDF 727.00 Byte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新建康复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某新建康复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出院患者22 126例,男性12 023例,女性10 103例,年龄 4月~100岁。发生医院感染720例、73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25%,例次发病率为3.34%。脊髓康复科发病率最高(9.7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88例次,52.57%);共检出病原菌186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54株(占82.80%),革兰阳性(G+)菌25株(占13.44%),真菌7株(占3.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瘫痪[OR(95% CI):1.77(1.24~2.53)]、住院时间≥60 d[OR(95% CI):4.62(3.28~5.10)]、年龄≤10岁[OR(95% CI):1.55(1.33~2.93)]、年龄≥60岁[OR(95% CI):4.59(1.02~20.59)]、有慢性基础疾病[OR(95% CI):1.56(1.37~11.34)]、有侵入性操作[OR(95% CI):3.33(1.21~6.86)]及昏迷[OR(95% CI):6.77(5.41~7.05)]是康复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新建康复医院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其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务人员可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改进皮肤与瓶盖消毒方法对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的影响

      2016, 15(5):324-32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09

      摘要 (227) HTML (0) PDF 727.00 Byte (1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的皮肤及瓶盖消毒方法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改进采集流程及提高血培养检测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新生儿科2012年6月—2014年8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 2012年6月—2013年6月血培养标本为对照组(常规消毒采集流程),2013年8月—2014年8月血培养标本为干预组(改进皮肤及瓶盖消毒方法),比较两组标本CNS检出率。结果对照组543份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41株,阳性率7.55%;干预组853份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21株,阳性率2.46%。对照组CNS检出率为4.97%(27株),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2株,检出率为2.21%;干预组CNS检出率为0.82%(7株),其中MRCNS 6株,检出率为0.70%。两组患者CNS及MRCN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4.07、5.92,均P<0.05)。结论改进采集血培养标本时皮肤及瓶盖消毒方法,能降低CNS检出率。

    • 某县级医院2012—2014年不同临床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及其耐药性

      2016, 15(5):327-32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0

      摘要 (221) HTML (0) PDF 820.00 Byte (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某山区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该区域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2014年某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纸片扩散法做确证试验;采用 WHONET 5.6及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71株大肠埃希菌, 主要分离自中段尿(占26.94%)。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9.82%,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56.52%),但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耐药率最高(>90%),对头孢噻吩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75%,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10%),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标本主要来自中段尿,产ESBLs菌株耐药性更高。

    • 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研究

      2016, 15(5):330-33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1

      摘要 (316) HTML (0) PDF 788.00 Byte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及干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监测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13年3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3月为干预后组。2013年8月底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清洁切口手术患者367、324例,干预后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低于干预前(46.60% vs 77.38%)(P<0.00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干预前后联合用药比率分别为18.66%和4.64%,联合用药率下降,干预后已多采用单一用药。术前0.5~2 h或麻醉诱导开始时给药:干预前占43.66%,干预后占54.30%,术前用药比率上有所增高(P<0.05);用药持续时间≤48 h:干预前后分别占9.15%和29.14%,用药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01)。使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干预前组使用的主要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米诺;干预后组主要为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和头孢米诺。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提高了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应进一步加强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使得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更加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

    • 西安市部分手术室尘埃粒子数与浮游菌监测报告

      2016, 15(5):334-33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2

      摘要 (187) HTML (0) PDF 724.00 Byte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属医院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状况,为保障手术室洁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采样与检测方法,对西安市 15所市属医院的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洁净度检测与分析。结果共监测51间手术间。其中二级医院24间,三级医院27间;Ⅰ级手术室26间,Ⅲ级手术室25间。Ⅰ、Ⅲ级洁净手术室≥0.5 μm/粒径合格率分别为76.92%、80.00%,≥5 μm/粒径合格率分别为73.08%、88.00%。Ⅰ级和Ⅲ级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61.54%和80.00%,经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χ2=2.092,P>0.05)。三级医院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为85.19%,高于二级医院的58.33%(χ2=4.600,P<0.05)。二、三级医院手术区浮游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50%、92.59%,周边区合格率分别为95.83%、92.59%,二、三级医院手术区及周边区浮游菌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安市市属医院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和浮游菌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尤其是二级医院应加强手术室环境质量管理。

    • 医用卫生湿巾应用于ICU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及使用依从性

      2016, 15(5):337-34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3

      摘要 (869) HTML (0) PDF 736.00 Byte (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医用卫生湿巾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及使用依从性。方法随机抽取某院ICU 30张床位分为A、B、C 3组,每组10张床位,A组采用医用卫生湿巾消毒,B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毛巾(以下简称消毒毛巾),C组同时提供医用卫生湿巾及消毒毛巾供使用人员选择使用,比较不同消毒方法消毒的依从性以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结果A、B组的物体表面消毒依从率分别为78.78%、42.12%,A组高于B组(χ2=68.56,P<0.05);除处置车和呼吸机外,其余物体表面A组消毒的依从率均高于B组(均P<0.05)。除呼吸机外,A、B两组物体表面消毒前后ATP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消毒前后差值较大,消毒效果优于B组。C组使用卫生湿巾次数(836次,占91.57%)多于使用消毒毛巾次数(77次,占8.43%)。护士每天配制消毒剂需花费的时间为(20.15±3.00)min,清洗使用过的消毒毛巾每天需要(15.02±2.00)min,而卫生湿巾可以立即使用,用后丢弃,不花费任何时间。结论使用医用卫生湿巾方便快捷,且无刺激性气味,节省人力,提高了ICU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和医护人员消毒的依从性。

    • 某综合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调查

      2016, 15(5):341-34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4

      摘要 (248) HTML (0) PDF 777.00 Byte (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一起由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的疑似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4—23日该综合ICU CRAB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环境卫生学监测,并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共发生CRAB医院感染7例,流行期间总住院日数160 d,下呼吸道CRAB医院感染发病密度为43.75‰(7/160),02床收治的5例患者中4例发生C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常规吸痰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合格率为31.75%(20/63)。02床吸引装置外架培养出CRAB,该菌与7例患者痰培养CRAB耐药谱相同。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2014年3月24日后未再出现CRAB感染病例,此次CRAB暴发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可能原因为吸引装置外架污染CRAB后消毒不彻底,通过医务人员吸痰操作水平传播。ICU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 医院感染管理中培育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6, 15(5):344-34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5

      摘要 (210) HTML (0) PDF 734.00 Byte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执行力文化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某院所有科室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1日开始将医院执行力文化的理念与培育方法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比较培育前后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控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及工作绩效相关指标。结果2013、2014年均分别调查全院科室53个。工作积极性指标:参加院级培训的科室数由24个(45.28%)增加至49个(92.45%),开展二次培训的科室数由21个(39.62%)增加为48个(90.57%),而主动开展感控自查的科室也由10个(18.87%)增加为43个(8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工作能力指标: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知识知晓率由49.05% (103/210)、37.14% (78/210),分别提高至96.30% (208/216)、97.22% (210/216);2013年仅2个(3.77%)科室对日常工作进行定期整改,执行力培育后增加至19个(35.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工作绩效指标: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合格率由8.57% (18/210)提高至87.04% (188/216);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率由50.00%提高至80.08%,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由28.85%提高至5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培育,提高了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同时也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

    • 经验交流
    • 常规清洗消毒对胃镜HBV污染的清除效果

      2016, 15(5):348-34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6

      摘要 (275) HTML (0) PDF 681.00 Byte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常规消毒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胃镜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清除情况。方法检测2014年12月1—31日于某院行胃镜检查的HBsAg阳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镜,根据检查时患者有无黏膜损伤分为黏膜损伤组和黏膜完整组,分别于初洗前、初洗后、消毒后进行3次采样,进行HBsAg、HBVDNA定量检测。结果黏膜损伤组胃镜初洗前HBsAg检测阳性率为93.33%(28/30)、HBVDNA定量检测阳性率为53.33%(16/30),黏膜完整组初洗前HBsAg 定量检测阳性率为80.00%(24/30)、HBVDNA定量检测阳性率为20.00%(6/30);初洗前两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洗后仅黏膜损伤组HBsAg阳性2例(6.67%),余均为阴性;消毒后两组HBsAg与HBV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BsAg阳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镜可以通过规范的常规清洗和消毒达到消毒效果。

    • 清菌片电热熏蒸法对幼儿园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

      2016, 15(5):350-35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7

      摘要 (196) HTML (0) PDF 740.00 Byte (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清菌片电热熏蒸法对幼儿园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幼儿园活动室(约30 m2),每间活动室有幼儿33~42名(大、中、小班),均在幼儿学习和活动时采样。试验组采用生命岛清菌片电热熏蒸法,对照组采样时未采用任何空气消毒方法,监测活动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结果共采样8间幼儿园活动室,其中试验组6间,对照组2间。活动室内平均空气细菌菌落数:试验组消毒前为(1 772.87±510.91)CFU/m3,对照组第1次采样为(2 004.30±833.68)CFU/m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0,P=1.262)。不同采样时间空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09,P=0.078);不同消毒方法之间空气细菌菌落数存在差异(F=14.982,P=0.008);两组活动室内均未检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组消毒1 h时空气细菌平均清除率为46.55%。结论生命岛清菌片能有效降低幼儿园活动室内有人活动状态下的空气细菌菌落数。

    • 34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病例调查

      2016, 15(5):352-35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8

      摘要 (201) HTML (0) PDF 724.00 Byte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7年4月—2013年12月2 87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判断有无发生CVCR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感染病原菌。结果共调查2 870例患者,发生CVCRI 34例,感染发病率为1.18%。感染患者穿刺部位以股静脉为主(17例,占50.00%);科室分布以内科ICU为主(26例,占76.47%)。不同导管类型、操作人员CVCRI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导管腔数CVCR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18株(48.65%),以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为主(8株,占21.62%);革兰阴性(G-)菌11株(29.73%),以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3株,占8.11%)为主;真菌8株。结论医务人员全面、综合考虑CVCRI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并规范操作,有助于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VCRI发病率。

    • 综述
    • 微生物核糖体工程在抗生素研发中的应用

      2016, 15(5):355-36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9

      摘要 (300) HTML (0) PDF 942.00 Byte (1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为有助于解决全球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有必要加速抗生素的研发。针对微生物拥有的巨大生物合成潜力的核糖体工程(ribosome engineering),利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霉素等与微生物核糖体或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快速、简便地筛选出对应的突变菌株,进而改进其环境耐受性,提高其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或产生新的天然产物。本文主要综述核糖体工程在抗生素产量提升,以及新抗生素发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