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4, 13(7):385-38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1

      摘要 (668) HTML (0) PDF 849.00 Byte (1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D Phoenix 10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IMP、VIM、OXA、GES)及外膜蛋白基因oprD2。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8.33%;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差, 耐药率>60%,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全部耐药。检测到1株OXA17阳性菌,阳性率2.78%;oprD2缺失率为38.89%;未检测到其余耐药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除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外, 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膜蛋白OprD2缺失与碳青霉烯酶产生等机制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 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研究

      2014, 13(7):389-39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2

      摘要 (613) HTML (0) PDF 758.00 Byte (1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16S rRNA甲基化酶检出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7月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的MIC50分别为256 μg/mL、512 μg/mL和512 μg/mL;MIC90均为>512 μg/mL;耐药率分别为21.88%、63.54%、41.67%。68株(70.83%)菌至少对1种药物耐药,21株(21.88%)菌对3种药物均耐药。22株(22.92%)菌armA基因扩增阳性,未扩增到rmtA、rmtB、rmtC、rmtD和npmA基因;22株armA阳性菌株中,17株(77.27%)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耐药。armA阳性株与armA(FJ410928.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2009—2013年广东省女性性工作者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2014, 13(7):393-39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3

      摘要 (684) HTML (0) PDF 739.00 Byte (1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广东省女性性工作者(FSW)中梅毒防控工作效果,为后期工作调整干预措施及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系统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中的FSW的梅毒感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广东省共检测FSW 34 338人次,其中高档FSW 23 816人次(69.36%),中档8 811人次(25.66%),低档1 711人次(4.98%)。2009年高、中、低档FSW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60%、7.36%、10.54%,2013年分别为1.45%、2.75%、21.88%;χ2趋势检验结果显示,2009—2013年期间,高档及中档FSW中的梅毒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12.807、52.333,均P<0.001),而低档FSW中的梅毒感染率则一直保持在较高状态(χ2=0.027,P=0.87)。2013年不同档次FSW之间的梅毒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0.64,P<0.001);珠三角、粤东、粤西及粤北3个片区之间的FSW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4,P=0.07)。结论不同档次的FSW之间梅毒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低档FSW中存在较高的梅毒感染率,且梅毒检测覆盖人数较少。

    • 选择性口咽去污染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2014, 13(7):396-39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4

      摘要 (558) HTML (0) PDF 734.00 Byte (1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口咽去污染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意义。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6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内72 h以上且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4 d,实验组机械通气全程用妥布霉素局部滴入口咽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局部滴入,记录两组患者发生VAP的病例数、发病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定期留取气管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VAP的发病率为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33%; VAP的发病时间为(9.37±6.62)d,迟于对照组的(5.17±4.72)d;总机械通气时间为(7.63±6.91)d,低于对照组的(12.26±9.36)d;住ICU时间为(13.56±7.22)d,低于对照组的(16.79±11.16)d;上述项两组比较,均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去污染是防治VAP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使VAP发病时间延迟,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2014, 13(7):399-40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5

      摘要 (734) HTML (0) PDF 735.00 Byte (1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某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方法。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果2012年6—8月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12例,发生SSI 7例,SSI发病率为2.24%。2009—2012年同期Ⅰ类切口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年SSI发病率最高。通过病例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分析感染可能原因,并与骨科沟通,提出7项整改要求;骨科制定18项SSI防控细则并切实执行。后续追踪结果显示,2012年9—11月,该科SSI发病率为0.38%,回落至正常水平,此次SSI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科室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

      2014, 13(7):402-40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6

      摘要 (652) HTML (0) PDF 702.00 Byte (1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效果。方法查阅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前(2011年)和开展后(2012年)普通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病历资料,评价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并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3.90%(76/141),2012年下降至5.59%(10/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8,P<0.05);整治后(2012年)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为人民币81.52元,较整治前(2011年)的624.73元减少了543.21元,下降了86.95%;联合用药较少,均以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为主,分别占93.42%和8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降低了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相关费用。

    • 血清降钙素原对优化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2014, 13(7):405-40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7

      摘要 (594) HTML (0) PDF 735.00 Byte (1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优化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4月重症监护室(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VAP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实验组:依据患者PCT水平指导停用抗菌药物;对照组:依据指南推荐停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等各项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住ICU时间、病死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为(10.70±3.7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93±3.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4,P<0.001)。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优化成人VAP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

      2014, 13(7):408-41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8

      摘要 (728) HTML (0) PDF 703.00 Byte (1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原学构成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6年1月—2013年9月住院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87例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居前5位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MP,20例)、巨细胞病毒(CMV,13例)、单纯疱疹病毒(HSV,11例)、衣原体(CP,11例)和细小病毒B19(HpvB19,9例)。各种病原学所致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同,但各临床症状发生率有所不同。MP感染以发热及肝、脾、淋巴结大为主,且大部分合并呼吸道并发症(包括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CMV感染也以发热、肝脾大为主,但以肝大更明显;风疹病毒感染其他症状明显,但未出现皮疹。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原学多样,以MP感染最常见,其次为CMV。临床诊断应尽量查明病因,为合理抗感染治疗或去除病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2010—2013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 13(7):411-41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09

      摘要 (632) HTML (0) PDF 710.00 Byte (1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某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离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及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的新生儿痰液和气管插管末端采样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体3 2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391株(42.43%),革兰阴性菌1 884株(57.47%),真菌3株(0.09%)。病原体中居前5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22.82%、20.01%、17.33%、6.96%和4.9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 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66.46%、66.5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替坦较敏感(敏感率>8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磷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结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进行病原体监测,有助于了解新生儿感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特点,以便合理用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 5例手术部位感染调查

      2014, 13(7):415-41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0

      摘要 (684) HTML (0) PDF 701.00 Byte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某院短期内神经外科多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1日—3月15日13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可能引起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手术患者,5例发生SSI,感染率为3.70%。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第5手术间使用情况和进行二次手术的比值比分别为4.07(95%CI:0.52~36.65)、18.00(95%CI:2.00~180.00)。各手术主刀医生施行手术患者SSI率与该科2012年平均SSI率2.54%(17/6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手术间环境卫生学检测,除麻醉机袖带的菌落总数超标外,其余采样部位单位面积菌落总数均符合国家要求;且麻醉机袖带采样培养的微生物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无关。结论进行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SSI的高危因素。

    • 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与管理

      2014, 13(7):418-42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1

      摘要 (611) HTML (0) PDF 700.00 Byte (1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质量,探讨导致染菌量超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按照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12年8月—2013年7月)使用中的消毒剂用玻璃磨口瓶盛装,监测样本201份;对照组(2011年8月—2012年7月)使用中的消毒剂用不锈钢瓶和玻璃磨口瓶盛装,监测样本190份。对两组的生物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00%(201/201),对照组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0.00%(17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P<0.05)。结论改进管理方法可提高使用中消毒剂的生物监测合格率,达到安全有效的消毒作用。

    • 不同教育体系的手卫生理念差异

      2014, 13(7):421-42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2

      摘要 (694) HTML (0) PDF 707.00 Byte (1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现行的医学专业教材系列和技能操作指南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医生手卫生理念差的深层次原因。方法选用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正在使用的3套统编教材系列(全国高等学校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5年制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专业用5年制教材)及两套技能操作指南[2013年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师实践技能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简称“医师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和2012年版《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统计分析其是否涵盖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概念及洗手、卫生手消毒方法;针对8个无菌操作技术,统计分析技能操作指南对洗手、卫生手消毒等知识步骤的涵盖性。 结果“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概念及洗手、卫生手消毒方法”在8年制及5年制医学专业教材中的提及率均为0,而在护理学教材中则全部提及;两套技能操作指南中8项无菌技术,“洗手”在“医师实践技能应试指南”中提及率为37.50%,而“卫生手消毒方法或步骤”在两个指南中的提及率均为0。结论学校教学和技能考核是基础,没有基础而依靠手卫生继续教育,难以形成正确的手卫生理念。强烈呼吁主管部门在教材系列编写中强化手卫生教学,同时指南编写专家,应编写与时俱进的指南,从源头上培养医生正确的手卫生理念。

    • FOCUSPDCA方法学在控制CRBSI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4, 13(7):425-42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3

      摘要 (665) HTML (0) PDF 1015.00 Byte (1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FOCUSPDCA程序预防控制重症监护室(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护理操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明确CRBSI发生的具体原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ICU护士进行培训,对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和监督,形成良性循环。结果运用FOCUSPDCA程序干预前(2010年1—12月),ICU的CRBSI发病率为8.29‰;经干预后(2011年1月—2012年12月),CRBSI的发病率降至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P<0.001)。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控制CRBSI的发病率是有效的。

    • 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医院感染的经济学损失

      2014, 13(7):428-43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4

      摘要 (579) HTML (0) PDF 706.00 Byte (1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31日普通儿科病房1 03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儿50例(病例组),按1∶1的比例选取5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各项费用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病例组住院总费用(P25~P75:3 095.54~4 779.48元)明显高于对照组(P25~P75:1 744.14~2 382.07元)(Z =5.89, P<0.01)。病例组药费、检验费、诊断治疗费、护理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住院天数(P25~P75: 9~15 d )显著长于对照组(P25~P75:6~8 d)(Z=5.79, P<0.01)。病例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Z=8.22, P<0.01)。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医院感染后,增加了住院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同时,造成患儿家属满意度下降。

    • 某三级综合医院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

      2014, 13(7):431-43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5

      摘要 (626) HTML (0) PDF 703.00 Byte (1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传染性疾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长春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07—2011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该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0.40%(15 386/3 852 327),不同年份间传染病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3,P<0.01)。其中14~45岁组报告病例比率(占46.70%)居首位,传染病传播途径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60.68%),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33.06%)。不同月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60,P<0.01),连续5年4月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0.53%)居首位,其次为12月份(0.51%)、5月份(0.48%)等;上报的传染病病种构成居前5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42.82%)、水痘(20.06%)、梅毒(16.96%)、风疹(5.41%)和肺结核(3.75%)。结论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经验交流
    • 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调查

      2014, 13(7):434-43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6

      摘要 (1026) HTML (0) PDF 650.00 Byte (1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干部病房102例留置导尿管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27例,感染率为26.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留置导尿管时间≥14 d、使用抗菌药物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共检出病原体6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株,32.35%),其次为肠球菌属(11株,16.18%)、白假丝酵母菌(6株,8.83%)等。 结论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应注意避免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 30 940例产妇产后医院感染调查

      2014, 13(7):436-43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7

      摘要 (1070) HTML (0) PDF 708.00 Byte (1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产妇产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与特点。 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出院的30 940例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 940例产妇产后发生医院感染720例(2.33%),771例次(2.49%);3年间,产妇产后发生的医院感染率在2.10%~2.58%。感染部位以生殖道(67.96%,524/771)为主,其次为会阴切口(13.49%,104/771)和呼吸系统(8.17%,63/771)等;不同分娩方式中,阴道手术产后医院感染发生率(5.08%,23/453)最高。结论该院产妇产后医院感染率处于稳定水平。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 某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4, 13(7):438-43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8

      摘要 (570) HTML (0) PDF 643.00 Byte (1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并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院2012年12月1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住院患者182例,实查179 例,实查率98.35%;医院感染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91%;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4例)和上呼吸道(3例)。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率最高,达20.00%。调查当日使用抗菌药物患者85例,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7.49%,其中治疗用药47例(55.29%),预防用药37例(43.53%),预防+治疗用药1例(1.18%);单一用药35例(41.18%),二联用药42例(49.41%),三联用药8例(9.41%);48例治疗用药者中,仅1例送病原学检查,病原送检率为2.08%。结论该院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比例较高,病原送检率低,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和监督。

    • 老年类丹毒败血症误诊1例

      2014, 13(7):440-44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19

      摘要 (718) HTML (0) PDF 681.00 Byte (1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类丹毒是由猪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丹毒样皮肤损害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现将1例类丹毒败血症误诊患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 综述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抗性及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14, 13(7):442-44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20

      摘要 (746) HTML (0) PDF 734.00 Byte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消毒剂的历史已逾百年,特别是在医疗感染预防及控制上的应用目前仍无可替代。虽然医疗技术及条件得到不断完善,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仍面临医疗感染的严峻挑战。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而细菌对消毒剂敏感性的下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该情况也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诸多报道。本文主要阐述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机制,并以全球公共卫生系统中重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详细介绍细菌对消毒剂抗性在流行病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今后在细菌抗消毒剂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 标准.规范.指南
    • 英国NHS医院——预防医院感染循证指南(Ⅰ)

      2014, 13(7):447-44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7.021

      摘要 (593) HTML (0) PDF 685.00 Byte (2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的国家循证指南第3版。该指南初版于2001年发布,起源于受英国卫生部委托,由护理人员牵头众多专业的研究人员和临床专家在1998—2000年进行研究(epic1)。2007年,在epic2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第1次更新(第2版)。该指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及时回顾新的研究成果,采用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维持它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虽然一份更新证据的重要评估报告表明2007年出版的第2版指南仍然保持其强有力的相关性及适时性(epic3),但2014年发布的第3版指南仍对一些指南推荐的级别要求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同时有证据支持的指南推荐意见也被更新。在英国,尽管第3版指南依据目前最有力的证据为医院及其他急救机构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了最全面的推荐意见,而且国家循证指南是最好实践的宏观原则,但需结合当地的实践指南,以减少实践中的差异和维护患者安全。指南的作者认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是保护患者的基本特征;希望通过将这些指南应用于日常临床实践,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院感染。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