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0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整合子关系研究

      2014, 13(12):705-70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1

      摘要 (534) HTML (0) PDF 1.65 K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的表达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0月某院临床分离的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Ⅱ、Ⅲ类整合酶基因及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78.43%(40/51),均为 Ⅰ 类整合子,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39株(97.50%)扩增出可变区,检出5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分别为aacA4(14株)、aacA4+catB8(22株)、arr3+aacA4 (1株)、dfrA15 (1株)和arr3(1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可能与Ⅰ类整合子表达有关。Ⅰ类整合子主要携带aacA4、aacA4+catB8、arr3+aacA4、dfrA15和arr3 基因盒。

    • 17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68株普通变形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

      2014, 13(12):710-71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2

      摘要 (478) HTML (0) PDF 745.00 Byte (1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某院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进行分析,检测常用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临床分离的17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68株普通变形杆菌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奇异变形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为创面分泌物(26.74%)、痰液(22.68%)和尿液(18.61%);普通变形杆菌主要来源为创面分泌物(48.53%)、尿液(17.65%)和痰液(11.77%)。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45.00%;普通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高,分别为86.76%、41.18%;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厄他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20.00%。结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上述抗菌药物可作为临床治疗相关感染的经验用药。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入院时多重耐药菌定植筛查

      2014, 13(12):714-71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3

      摘要 (514) HTML (0) PDF 730.00 Byte (1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入院时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情况。方法对2013年4—11月入住某院NICU的293例新生儿在入院时全部常规进行鼻拭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咽拭子MRSA、肛拭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定植菌筛查。结果293例新生儿中,61例检测出MDRO,MDRO定植率为20.82%。日龄<3 d新生儿组MDRO筛查阳性率(5.92%)低于日龄3~6 d新生儿组(37.74%)及 7~28 d新生儿组(4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植MDRO种类以产ESBLs菌所占比率最高(83.60%);MDRO定植部位以肛门比率最高(88.52%)。结论新生儿的肛门及粪便是NICU中MDRO的一个重要来源;NICU应重视日龄>3 d新生儿肛拭子MDRO的定植菌筛查,并对筛查阳性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MDRO的传播。

    • 超声耦合剂对含碘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

      2014, 13(12):717-71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4

      摘要 (480) HTML (0) PDF 817.00 Byte (1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超声耦合剂是否对患者术前皮肤消毒用的含碘消毒剂产生屏蔽或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实验室载体浸泡杀灭、现场皮肤消毒等比对试验,对碘伏和超声耦合剂的拮抗、屏蔽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拮抗作用:不同浓度碘伏对菌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杀灭率均为100.00%;有效碘含量2 500 mg/L的碘伏+耦合剂对菌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9.67%~99.78%和99.71%~99.82%,有效碘含量625 mg/L的碘伏+耦合剂对上述两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6.85%~98.25%和95.93%~98.56%。屏蔽作用:涂抹耦合剂后,碘伏、碘酊+乙醇组对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杀灭率由100.00%分别下降至30.76%和94.4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率由99.99%和100.00%下降至55.55%和98.22%。现场皮肤试验:碘伏、碘酊+乙醇组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均为99.99%;皮肤表面涂抹超声耦合剂后,碘伏、碘酊+乙醇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分别降至92.62%和93.57%。结论术野残存的超声耦合剂对含碘消毒剂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和屏蔽作用。

    • 3所综合医院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调查

      2014, 13(12):720-72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5

      摘要 (533) HTML (0) PDF 800.00 Byte (1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污染状况,为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3所综合医院,A医院以自来水作为直接水源,B医院以蓄水池水作为水源,C医院以反渗透水过滤系统过滤水作为水源,每季度对医院综合治疗椅的手机喷水和冲洗水进行水样采集,检测水样细菌菌落总数。 结果 A医院水源水合格率为75.00%(3/4);DUWL手机喷水和冲洗水合格率均为0(0/40),菌落数分别为(1.20×103~5.53×104 )CFU/mL(M=3.80×104 CFU/mL)、(2.11×104~1.66×105)CFU/mL(M=4.80×104 CFU/mL)。B医院水源水、手机喷水和冲洗水合格率分别为50.00%(2/4)、60.00%(24/40)和72.50%(29/40),手机喷水和冲洗水菌落数分别为(0.00~3.71×106)CFU/mL(M=83.00 CFU/mL)、(0.00~2.39×106 )CFU/mL(M=72.00 CFU/mL)。C医院水源水合格率100.00%(4/4);手机喷水和冲洗水合格率分别为55.00%(22/40)和65.00%(26/40),菌落数分别为(0.00~6.20×103)CFU/mL(M=96.00 CFU/mL)、(0.00~1.63×103 )CFU/mL(M=87.50 CFU/mL)。  结论综合医院口腔科DUWL细菌污染严重,应加强对水源水的过滤消毒和DUWL的日常消毒与规范化管理。

    • 固体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比较

      2014, 13(12):724-72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6

      摘要 (562) HTML (0) PDF 820.00 Byte (1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固体清洗剂和液体多酶清洗剂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并进行成本分析,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新的清洗技术选择。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4台清洗消毒机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固体清洗剂,对照组使用液体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采用目测(裸眼和10倍光源放大镜)、ATP生物荧光检测和蛋白残留检测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并对两组的清洗成本以及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肉眼裸视评价清洗效果,实验组合格率为97.70%(4 678/4 788),对照组为92.01%(5 075/5 516);10倍光源放大镜评价清洗效果,实验组合格率为94.30%(2 546/2 700),对照组为88.72%(2 453/2 765);实验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TP荧光检测法评价清洗效果,实验组合格率为84.41%(996/1 180),对照组为86.83%(1 042/1 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实验组蛋白残留检测阳性率为3.71%(26/700),对照组为16.31%(106/650),实验组蛋白残留检测阳性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清洗成本为对照组的2/3;实验组产生医疗废弃物(塑料薄膜)0.40 kg,对照组(空桶)为12.30 kg。结论固体清洗技术可以高效去除手术器械的蛋白污染,并降低清洗成本,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是值得推广的新型清洗技术。

    • 快速手消毒剂设置点对临床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2014, 13(12):727-72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7

      摘要 (664) HTML (0) PDF 726.00 Byte (1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调整快速手消毒剂设置点对临床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前后妇科、产科和普通外科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采样检测手卫生效果。结果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前后分别观察上述科室医生手卫生时刻各300人次。手卫生依从率: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后,妇科由32.33% 提高至74.33%;产科由33.67%提高至85.67%;普通外科由26.33% 提高至6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01)。各科分别抽查了98份手卫生后样本,合格率分别达到98.98%、100.00%和94.90%。结论在适当位置设置快速手消毒剂设施可有效提高临床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效果。

    •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4, 13(12):730-73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8

      摘要 (482) HTML (0) PDF 725.00 Byte (1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某院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32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8例,6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3.43%,感染例次率为14.5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手术部位为主,分别占57.14%和38.09%。分离病原菌56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46.4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管切开、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是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尽可能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采取主动干预,切实落实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重症监护室感染患者降钙素原诊断价值研究

      2014, 13(12):733-73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09

      摘要 (510) HTML (0) PDF 789.00 Byte (1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96例,测定其 PC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浓度和Hs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102、-3.918,均P<0.05 );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2,P>0.05)。PCT诊断感染的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67.86%,阳性预测值为86.15%,阴性预测值为61.29%;PCT、HsCRP、WBC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755、0.581。结论PCT预测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发现危重患者的细菌感染,是诊断细菌感染价值较高的指标。

    • 某中医医院连续3年女性生殖系统感染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

      2014, 13(12):736-73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0

      摘要 (473) HTML (0) PDF 733.00 Byte (1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中医医院女性生殖系统解脲脲原体(Uu)感染患者连续3年的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送检的白带及宫颈分泌物标本分离的Uu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Uu 327株,其3年耐药率,除多西环素(5.23%~6.12%)和交沙霉素(0~1.96%)较低外,其余抗菌药物均稍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对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司帕沙星的耐药率(42.11%~61.40%)较高,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的耐药率(0~13.07%)较低,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结论该中医医院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分离的Uu耐药性较高。掌握Uu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非常必要。

    • 3年抗菌药物整治活动管理成效分析

      2014, 13(12):739-74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1

      摘要 (459) HTML (0) PDF 740.00 Byte (1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3年以来不同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5个地州市5所三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各抽取检查日之前3个月内的门急诊处方和出院病历(其中100例Ⅰ类切口手术),调查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情况。结果10所医院各抽取门诊处方200张,急诊处方100张,出院病历200份。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7.40%和18.0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1.60%和40.1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分别为28.13±8.04和49.67±11.6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30%和56.20%。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送检率分别为45.70%和22.70%,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病原送检率分别为61.50%和27.40%;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0.00%和40.40%;品种合理率分别为94.60%和59.20%,时机合理率分别为95.20%和48.20%;联合用药率分别为8.80%和36.60%;疗程合理率分别为84.00%和52.80%。结论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3年,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已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求,检查指标整体达标且优于二级医院,应加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

    • 某医院2014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4, 13(12):743-74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2

      摘要 (501) HTML (0) PDF 736.00 Byte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4年5月7日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2 262例,实际调查2 253例,实查率99.60%,其中该院的“院中院”——肺科医院(结核专科)调查患者586例,占26.01%。发生医院感染53例、5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2.35%、2.57%;社区感染1 073例、1 265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47.63%、56.15%。医院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21.28%)、肺科医院(99.49%);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6.55%(27例次)、69.72%(882例次)。医院感染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9株),社区感染以分枝杆菌属(141株)和真菌(89株)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34.80%(784例)、 81.48%(550例)。结论该院应将下呼吸道和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科室,同时,应规范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严防结核病的院内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2010—2014年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4, 13(12):747-74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3

      摘要 (482) HTML (0) PDF 732.00 Byte (1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及查阅电子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 2010—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0—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29%、5.20%、3.97%、3.93%、3.73%。医院感染现患率居首位的科室为儿科(9.09%~12.96%),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居首位(50.00%~69.5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0.19%、41.40%、23.40%、25.47%、23.92%,逐年下降(χ2=133.40,P<0.001);预防用药率高达57.38%~75.47%;单一用药率均>95%。结论2010—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预防用药比例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 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任职条件认识程度调查

      2014, 13(12):750-75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4

      摘要 (477) HTML (0) PDF 731.00 Byte (1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各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任职条件的认识程度。方法应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内蒙古自治区173所医院的医院管理者关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任职条件进行调查。结果445名医院管理者中,认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具备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背景的比率最高,分别占20.09%、19.89%、18.05%。对于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认为其应具备高级职称者占58.20%,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者占89.44%,应在医院工作2~5年者占43.37%。认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为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分别占34.92%和30.93%。结论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倾向于业务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及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 精细化管理在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中的成效研究

      2014, 13(12):754-75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5

      摘要 (477) HTML (0) PDF 786.00 Byte (1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方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预防与控制中的成效。方法2013年,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多学科协作,规范MDRO管理的各个环节;比较2012年和2013年(精细化管理前后)MDRO医院感染情况。结果2013年MDRO医院感染所占比率为36.65%(70/191),低于2012年的48.44%(62/128);2013年医院感染报告率、接触隔离执行率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80.00%、70.16%、75.86%,高于2012年的32.25%、28.13%、4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可增强医护人员MDRO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 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

      2014, 13(12):757-75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6

      摘要 (511) HTML (0) PDF 730.00 Byte (1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6—12月,采用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某院医护人员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31.73%(79/249)、57.60%(163/283),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14.06%(35/249)、28.62%(81/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门急诊外,各科室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其余各类手卫生指征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采用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经验交流
    • 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及干预

      2014, 13(12):760-76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7

      摘要 (503) HTML (0) PDF 638.00 Byte (1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后的焦虑程度、持续时间及认知情况,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某院41名发生过针刺伤护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41名护生发生针刺伤后以轻度焦虑为主(68.29%);焦虑状态持续时间多为3 d 以内(87.80%);护生担心感染的疾病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疾病,其中以担心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最多(80.49%)。结论医院应建立心理支持团队,减轻护生针刺伤造成的心理影响,并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 病例报告
    • 咽峡炎链球菌致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1例

      2014, 13(12):762-76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8

      摘要 (760) HTML (0) PDF 717.00 Byte (1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手术部位感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则引起切口愈合不良,重则导致宫腔感染、败血症等,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等是导致剖宫产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而感染咽峡炎链球菌者鲜见。目前,国内对咽峡炎链球菌感染后的临床表现、转归及治疗研究也少有报道。2014年6月,本院从1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合并子宫切口感染患者的脓液中分离出咽峡炎链球菌,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综述
    • 细胞自噬与脓毒症

      2014, 13(12):764-76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19

      摘要 (491) HTML (0) PDF 735.00 Byte (1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自噬可分为3种类型:微自噬(mi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CMA)和巨自噬(macroautophagy)。巨自噬(简称自噬autophagy)是一种基因调控的、高度保守的细胞降解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平衡的过程,发生于所有真核细胞中[1-3]。在针对应激的过程中,自噬常常扮演着细胞应答的角色[4]。而且,自噬无论在先天免疫还是适应性免疫机制中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自噬与各种疾病的病理及生理过程广泛相关(例如感染、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及肺部疾病等),近期的研究[5-6]也表明,自噬在脓毒症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细胞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就细胞自噬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寻找脓毒症治疗的新手段提供依据与线索。

    • 标准.规范.指南
    • 美国急性病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策略纲要(2014更新版)Ⅱ

      2014, 13(12):767-77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4.12.020

      摘要 (815) HTML (0) PDF 720.00 Byte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策略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