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器官损害与基因型

      2013, 12(2):81-8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09) HTML (0) PDF 1.88 K (1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时,母婴血清抗体不同表型与其肝损伤和致畸的关系,并检测其糖膜蛋白B基因型。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治的337例血清HCMV IgG抗体阳性,尿液HCMV DNA定量>500 copies/mL的HCMV感染患儿,同时检测其母亲血清HCMV IgG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血清HCMV抗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MV DNA;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进行HCMV病毒分离;巢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进行HCMV临床分离株糖膜蛋白B基因型检测。结果在337例HCMV感染患儿中,124例血清抗体表型为HCMV IgM(+)IgG(+),其母亲血清抗体表型HCMV IgG(-)组患儿肝功能异常与致畸率分别为86.42%和40.74%,显著高于母亲IgG(+)组的65.12%和34.88%(均P<0.01);213例患儿血清抗体表型为HCMV IgM(-)IgG(+),其母亲血清抗体表型HCMV IgG(+)与IgG(-)两组比较,患儿肝功能异常率(53.85% vs 66.89%)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致畸率母亲IgG(-)组(28.38%)显著高于IgG(+)组(23.08%)(P<0.05)。HCMV IgG(+),尿液HCMV DNA≥104 copies/mL患儿的尿标本中病毒分离阳性率为50.00%(31/62)。随机抽取8株HCMV临床分离株(来源患儿中7例有肝脑损害),检测糖膜蛋白B基因,均为gB1型,与标准株AD169株、TOWNE株的DNA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4.8%和97.0%。8株HCMV的DNA序列同源性达9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4%。结论母亲为HCMV IgG阳性的患儿肝功能异常和致畸率比母亲为HCMV IgG阴性的患儿低。HCMV DNA≥104copies/mL婴幼儿可预示症状性HCMV感染。gB1型可能是导致婴幼儿肝脑损害的主要基因型。

    • 译文
    • 经鼻十二指肠管输注健康人粪便溶液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摘译)

      2013, 12(2):87-8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952) HTML (0) PDF 775.00 Byte (1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变化及疗效预测

      2013, 12(2):88-9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970) HTML (0) PDF 820.00 Byte (1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外周血NKT细胞表达率和疗效预测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0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予PegINFα2a 18 MIU肌内注射,1次/周,共48周。检测各时段外周血NKT数量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血清乙型肝炎5项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结果PegINF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后,显效(完全病毒学应答)26例,有效(部分病毒学应答)21例,无效(无病毒学应答)16例。外周血NKT 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效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24周,较有效组和无效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在治疗48周和停药24周,显效组较有效组NK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t=32.0,P<0.01;t=27.6,P<0.01)。显效组治疗后前4周,NKT表达水平上升速度最快,12周时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到24周比治疗前水平稍高,一直维持到48周;有效组12周时NKT表达水平达最高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12.83,P<0.05)。显效组患者肝功能基本在12周左右完全恢复正常,且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其HBV DNA载量亦逐步下降;而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肝功能波动在(1~2)×ULN。监测至停药24周后,共有27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PegINF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其外周血中NKT的表达对疗效有一定预测作用。

    • 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2013, 12(2):92-9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227) HTML (0) PDF 852.00 Byte (1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性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探讨其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9月—2010年12月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PA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上述患者标本分离的PA菌株,检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菌株整合子片段,分析整合子的类型;分析影响PA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PA 114株,检出多重耐药菌47株(41.23%);71株(62.28%)PA检出Ⅰ类整合子。患者预后:21例(18.42%)治愈,63例(55.26%)好转,30例(26.32%)死亡。除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均P<0.05)。影响PA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整合子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不适当的经验性治疗、联合使用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而联合使用2类抗菌药物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PA多重耐药率及Ⅰ类整合子携带率较高,整合子与耐药性关系密切,应加强监测。尽量避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可联合使用2类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 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3, 12(2):97-10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302) HTML (0) PDF 810.00 Byte (1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以提出干预措施加强防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1年9月间25 228份外科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其医院感染分布、影响因素及病原菌构成进行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 228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39例,554例次,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14%,例次感染率为2.20%。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10个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8个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依OR值大小依次为:手术性质(OR 95% CI: 1.29~18.43)、切口类型(OR 95% CI:1.19~9.28)、是否患糖尿病(OR 95% CI: 1.25~7.23)、手术时间(OR 95% CI: 1.14~6.69)、年龄(OR 95% CI: 1.13~3.99)、术中出血量(OR 95% CI: 1.25~2.78)、住院时间(OR 95% CI:1.38~2.39)、术前有无感染灶 (OR 95% CI: 1.21~1.50)。手术部位感染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肝胆外科(6.53%)、心胸外科(4.87%)和泌尿外科(3.91%);共检出病原菌506株,以铜绿假单胞菌较多(22.3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4.62%)和粪肠球菌(11.07%)。结论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强调加强切口感染的监测,重视各环节质量控制。

    • 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应用及效果

      2013, 12(2):101-10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886) HTML (0) PDF 849.00 Byte (1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运用Kirkpatrick评估模型评价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项目的效果,以期逐步提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质量。方法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及专家访谈法,运用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对开展的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共192名学员参加新职工培训,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医生与技术人员(简称医技人员)132名(68.75%),护理人员60名(31.25%);培训学员总体满意度达89.41%。培训人员培训后成绩为(83.43±5.56)分,较培训前的(54.22±5.13)分显著提高(t=54.15,P<0.001);年终考核成绩为(82.38±4.28)分,与培训后成绩(83.43±5.5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3),年终考核成绩较培训后考核成绩下降1.05分。两两比较医技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医院感染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除“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以及“无菌操作技术”知识点,两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知识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比较医技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后和年终考核各知识点得分情况,大部分知识点得分都有所下降(均P<0.05),其中医技人员对“手卫生”和“职业安全”的掌握下降幅度较大,护理人员对“细菌耐药机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的掌握下降幅度较大。结论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能客观反映培训的内部和外部效果,此次培训短期效果显著,长期效果不明显。可通过多种措施完善培训模式,建立系统化、结构化评估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2013, 12(2):105-10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970) HTML (0) PDF 819.00 Byte (1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黄冈市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对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知识的了解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制定黄冈市大学生AIDS知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黄冈师范学院师范类在校大学生220例和非师范类在校大学生25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类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结果师范生对AIDS一般知识的了解和对待AIDS患者的态度方面,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7.61%、87.35%,非师范生分别为69.15%、79.1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u=2.03,P<0.05;u=2.34,P<0.05);师范生对AIDS传播途径的了解和对待AIDS的态度方面,平均得分率分别为 82.80%、92.99%,非师范生分别为76.50%、89.84%,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特别是师范生,对他们全面普及AIDS知识,不仅其本人可受益,而且也可为今后对其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 临床研究
    • 257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2013, 12(2):109-11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17) HTML (0) PDF 814.00 Byte (1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情况及其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9月在某院接受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术的257例患者进行SSI易感因素监测,项目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性质、ASA评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等。分别在术后1、3、6个月随访3次,跟踪调查不同时段SSI发生情况。结果257例患者发生SSI 46例(17.90%),均为深部切口感染;其中19例(41.30%)感染发生在住院期间,27例(58.70%)为出院后随访发现的感染,供区未发生感染。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5~34 d,中位数为11 d。易感因素监测中除骨组织皮瓣手术术中抗菌药物给药时间(术中≤110 min给药)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SSI发生率较高,且较多发生在出院后,临床应重视,加强术后随访;同时针对易感因素进行干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降低SSI的发生。

    • 学术动态
    • 环境喷雾消毒的声明

      2013, 12(2):112-11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703) HTML (0) PDF 780.00 Byte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2013, 12(2):113-11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295) HTML (0) PDF 874.00 Byte (1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发生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1月25日—2月10日该院ICU发生的10例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0例患者痰培养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全敏感,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外,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基本耐药;7例患者经治疗好转后转出ICU,3例死亡。共采集环境标本(未做清洁前)104份,其中从水龙头、治疗车、床头柜、雾化器管道、呼吸机管道和呼吸机操作屏、医务人员手等16份标本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6份环境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与痰培养菌株一致。经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结论此次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与医务人员手及医疗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 呼吸道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分布及耐药性

      2013, 12(2):117-11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21) HTML (0) PDF 808.00 Byte (1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近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中心医疗集团所属各医院2007—2011年38 326例住院患者送检的呼吸道标本,采用沙保罗培养法培养;VITEX32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YBC鉴定卡或FUNGS CA20进行酵母菌鉴定;ATB FUNGUS 3真菌药敏试验板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 326份送检标本共分离假丝酵母菌属2 745株(7.16%),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 036株(74.17%),热带假丝酵母菌348株(12.68%),光滑球拟酵母菌118株(4.30%),副秃发酵母菌57株(2.08%),克柔假丝酵母菌57株(2.08%),其他假丝酵母菌129株(4.70%)。假丝酵母菌属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至低依次为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经χ2检验,所有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的耐药率,2007—2011年无变化(两两比较,P>0.05);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2007—2011年有所上升(两两比较,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假丝酵母菌属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并呈增加趋势。

    •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定植菌筛查及临床意义

      2013, 12(2):120-12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87) HTML (0) PDF 800.00 Byte (1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入住该院NICU的277例新生儿咽拭子、诱导痰、脐分泌物、血标本进行定植菌筛查或感染菌培养,其中无感染者仅作咽拭子培养。结果277例新生儿中,29例送检标本检测到细菌,细菌检出率为10.47%;菌种包括19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阴沟肠杆菌。日龄≤2 d的新生儿细菌分离率为2.20%,3~7 d者为21.54%,8~28 d者为36.67%;日龄≤2 d与3~7 d及8~28 d新生儿的细菌分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分别为26.52、46.54,均P<0.01),日龄3~7 d与8~28 d新生儿的细菌分离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42,P>0.05)。结论该院NICU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出生48 h内新生儿细菌定植率低,开展定植菌筛查临床意义不大,建议对出生48 h内的新生儿不再常规进行定植菌筛查,可对出生3 d以上的新生儿进行定植菌筛查。 

    • 邯郸市19所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3, 12(2):123-12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20) HTML (0) PDF 796.00 Byte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邯郸市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邯郸市19所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应查人数4 897例,实查4 879例,实查率99.63%。发生医院感染17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7%,社区感染1 113例,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2.81%;医院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均以儿科最高,分别为5.16%、71.5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36.65%)、上呼吸道(30.89%)及泌尿道(9.42%),社区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40.99%)、上呼吸道(22.17%)及胃肠道(5.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5%,其中以治疗为目的用药占43.92%,预防用药占39.97%,治疗+预防用药占16.1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68.02%,二联用药占29.56%,三联用药占2.15%,四联及以上用药占0.27%。结论现患率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 某省级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3, 12(2):126-12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56) HTML (0) PDF 798.00 Byte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省级肿瘤医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要求,对该院2011年8月31日0—24时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737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8%;下呼吸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38.89%(14/36);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30%(157/73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4.29%(78/105);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07%,20/27),其中7株大肠埃希菌为多重耐药菌。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了解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实验研究
    • 1 41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析

      2013, 12(2):129-13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27) HTML (0) PDF 802.00 Byte (1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收治住院的患儿1 410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流感病毒A、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培养法检测细菌。分析不同月份、年龄段儿童病毒感染率及其合并细菌感染情况。结果1 410份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594份(42.13%),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主;检出细菌阳性258份(18.30%)。3、4、10、11月份病毒检出率较高(均>50%),7—9月病毒检出率较低(22.89%~31.40%);1~3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58.04%),6~14岁组检出率较低(22.15%)。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标本22份(1.56%);单一病毒感染患儿合并细菌感染157例(27.45%)。流感病毒A、B型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7.06%、47.27%。结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均相关;病毒感染后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其中流感病毒A、B型感染更易合并细菌感染。

    • 经验交流
    • 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分析

      2013, 12(2):132-13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14) HTML (0) PDF 742.00 Byte (1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各种标本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38株,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老年科(46株,19.33%)、神经内科(43株,18.07%)及神经外科(33株,13.87%);共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6株,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内科(36株,41.86%)、重症监护室(26株,30.23%)及普通外科(8株,9.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基本平稳,为11.11%~11.69%、1.12%~2.60%、5.61%~9.7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有所增高,为11.11%~23.59%,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略有上升,为9.37%~17.39%,其中米诺环素增加了7.7%,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2009—2011年该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率基本稳定。

    • 婴幼儿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2013, 12(2):135-13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13) HTML (0) PDF 756.00 Byte (1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婴幼儿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岁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582株,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92.78%(540株);菌种分布以克雷伯菌属(163株)、大肠埃希菌(160株)、肺炎链球菌(138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为主。共检出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70%,对第一~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4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2%;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80%,对红霉素耐药率达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同时耐药情况严重,占9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低,在11%左右,对青霉素耐药率已达70%,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耐药率增高至40%。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婴幼儿常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2013, 12(2):137-13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68) HTML (0) PDF 988.00 Byte (1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该院儿科送检痰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痰标本665份,分离鉴定病原菌310株,阳性率为46.62%,其中居前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01株,32.58%)和肺炎克雷伯菌(54株,17.42%),此两种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5.35%(66/101)、48.15%(26/54)。连续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均为1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其产酶率高,耐药性强,临床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 2010—2011年某县级医院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3, 12(2):140-14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997) HTML (0) PDF 733.00 Byte (1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县级医院临床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对该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2年各科室共送检标本12 175 份,检出阳性标本2 641份,阳性率21.69%。检出革兰阴性菌1 524株(57.71%),革兰阳性菌585株(22.15%),真菌532株(20.14%);居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28株)、鲍曼不动杆菌(301株)、肺炎克雷伯菌(266株)、铜绿假单胞菌(208株)、表皮葡萄球菌(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为60.18%,木糖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4.69%、5.26%和3.33%;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78.74%、82.72%,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42.31%、46.63%,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01%、2.63%,大肠埃希菌均<2%。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呈多重耐药状态,应定期进行监测;同时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孝感市12所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3, 12(2):143-14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457) HTML (0) PDF 762.00 Byte (1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孝感市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现状,为预防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孝感市12所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2所医院实查住院新生儿14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2%(5/142);医院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综合医院(7所)新生儿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3/82),专科医院(5所)为3.33%(2/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三级医院(2所)新生儿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25%(3/48),二级医院(10所)为2.13%(2/9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共119例新生儿使用抗菌药物,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80%,其中预防用药占68.07%(81/119)。38例治疗用抗菌药物者中有15例送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送检率为39.47%;其中综合医院病原学送检率为59.09%(13例),显著高于专科医院的12.5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9,P=0.016)。结论需要加强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尤其减少预防用药;提高专科医院病原学送检率,预防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质控可追溯软件在区域性CSSD中的应用

      2013, 12(2):145-14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15) HTML (0) PDF 896.00 Byte (1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利用自主开发的供应室质控可追溯软件管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保障区域性无菌产品安全。方法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性CSSD签订消毒供应质量目标协议书,区域性CSSD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需求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同时通过开发信息化条码标签,收集记录再生器械处理流程中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使用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灭菌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追踪管理。结果区域性CSSD解决了城区及周边8个基层医疗机构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再生器械合格率100%;患者手术后1月随访,无因手术器械灭菌质量问题引发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区域性CSSD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建设CSSD能力和无菌物品需要量少的问题;将质控可追溯软件应用于区域性CSSD质量管理,保障了产品质量,有利于举证倒置,让无菌物品进入了医疗市场,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改善了区域公共卫生基础服务。

    • 戊二醛浓度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3, 12(2):148-14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05) HTML (0) PDF 723.00 Byte (1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不合格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保证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采用戊二醛浓度测试卡对全院用于小手术器械、内镜、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的使用中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共抽查1 219份戊二醛溶液进行浓度测定,结果合格1 099份(90.16%),不合格120份(9.84%)。不合格原因为:未按时更换、浸泡器械过多、测试卡浸入消毒剂测试的时间过短、误将乙醇用作戊二醛、戊二醛浓度测试卡过期。经干预整改, 2011—2012年(干预后)戊二醛浓度监测不合格样本数显著减少,不合格样本率(5.41%,17/314)显著低于2007—2010年(干预前,11.38%,103/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的监测。

    • 医务人员对设置肠道门诊的认知调查

      2013, 12(2):150-15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43) HTML (0) PDF 820.00 Byte (1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务人员对设置肠道门诊的认知,为合理设置肠道门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对所有开设肠道门诊的医院中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75所医院,其中一级医院219所,二级医院38所,三级医院18所;调查医务人员623名。医务人员对设置肠道门诊总赞成率为89.09%;一、二、三级医院赞成率分别为88.08%、91.30%和9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P=0.29)。医务人员不赞成设置肠道门诊的主要理由为:认为一级医院肠道门诊就诊患者少,造成资源浪费;一级医院房屋结构、人员等配套不完善,不具备设置肠道门诊的条件;大多数医院肠道门诊未真正独立布局,形同虚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收治患者多为非感染性腹泻,造成医院资源浪费等。结论应结合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医院规模、服务范围、就诊人数等重新设置一级医院的肠道门诊,改变部分一级医院肠道门诊形同虚设的局面;二、三级医院则应加强肠道门诊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防治霍乱等重点肠道传染病中的作用。

    • 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2013, 12(2):152-15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84) HTML (0) PDF 822.00 Byte (1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调查表》,于2011年对某院25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每月一次的问卷调查,并运用PDCA循环规则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全年满意度为100%的项目有“运送车辆洁污分开”、“物品灭菌标识清楚容易识别”、“保证临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物质需要”3项。1—6月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总体满意率为89.33%,满意率最高的项目达100%,最低为63.33%;7—12月总体满意率为99.00%,满意率最高达100%,最低为97.33%,其中“工作人员仪表规范、语言文明、解释耐心”和“灭菌物品无过期、失效、潮湿,质量达标”的满意率也提升至100%。1—6月和7—12月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总体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 P<0.001)。 结论运用PDCA循环规则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及对策

      2013, 12(2):154-15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90) HTML (0) PDF 778.00 Byte (1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方法总结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面临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针对各种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降低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结论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 病例报告
    • 缺陷短波单胞菌致颅内感染1例

      2013, 12(2):156-15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107) HTML (0) PDF 815.00 Byte (1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原称微小假单胞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短小杆菌。国内外尚未见缺陷短波单胞菌致颅内感染的报道。近期,在1例脑膜瘤术后患者脑脊液中培养出缺陷短波单胞菌,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综述
    • 锐器伤行为控制的实践与进展

      2013, 12(2):157-16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

      摘要 (1088) HTML (0) PDF 858.00 Byte (1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1]。近年来,国内外的监测和研究发现,大部分锐器伤可以通过减少锐器使用、推广安全器具、操作行为控制及采取标准防护等措施预防。目前,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或国家都出台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指南或指引,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对医疗机构提出强制性要求,以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2-3]。近年来,通过推行安全器具等工程控制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业暴露的发生率[4]。但安全器具只能降低锐器伤害的危险,增加安全的程度,并不能完全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因此规范的操作行为、安全的工作实践依然十分重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