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9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    FREE

      2010, 9(2):73-75.

      摘要 (3118) HTML (0) PDF 895.00 Byte (3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指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相关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以及器官/组织间隙感染;SSIs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可致病情复杂化,影响患者康复,增加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1]。因此,深入了解SSIs的危险因素,逆转促进SSIs发生的病理生理条件,对降低SSIs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顺利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论著
    • HCV感染实验探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分子生物性及侵袭力    FREE

      2010, 9(2):76-80.

      摘要 (2121) HTML (0) PDF 1.02 K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状及其金属蛋白酶(MMP)2、MMP9合成及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Matrigel人工重建基底膜侵袭实验、MTT法细胞黏附实验、细胞移动实验,研究HCV RNA阳性患者血清感染的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组)侵袭能力以及侵袭相关的黏附、移动能力的改变;检测培养上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以评估感染对细胞激素合成、分泌能力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MMP2和MMP9水平,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培养)数据间的差异,并用明胶酶谱进一步验证ELISA结果。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感染对细胞proMMP2和proMMP9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感染组细胞侵袭、黏附、移动以及激素合成、分泌能力较对照组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感染组细胞分泌MMP2和MMP9能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MMP2:t=4.186,P<0.05; MMP9:t=2.325,P<0.05);RTPCR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proMMP2和proMMP9 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roMMP2:t=1.196,P>0.05;proMMP9:t=1.417,P>0.05)。
      结论 持续HCV感染的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能力下降。持续感染HCV可抑制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包括侵袭能力和激素合成、分泌能力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FOXO1的表达及意义        FREE    

      2010, 9(2):81-84.

      摘要 (1510) HTML (0) PDF 838.00 Byte (2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 subfamily1,FOXO1)表达的变化,以及转录因子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FOXO1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与病理确诊的NAFLD患者,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FOXO1的表达以及FOXO1、PEPCK和G6PC的mRNA水平。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steatosis, SS)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NASH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高于SS组、对照组(P<0.001或P<0.05),而SS组与对照组之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的FOXO1阳性细胞数、FOXO1 mRNA、PEPCK mRNA、G6PC mRNA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FOXO1 mRNA水平与IR、炎症评分和脂肪变性评分、PEPCK mRNA和G6PC mRNA表达正相关。结论 不能根据ALT正常与否决定是否肝穿刺活检。NASH患者的FOXO1表达和活性增强,FOXO1转录因子调节PEPCK和G6PC的表达,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推测脂肪变性和炎性反应参与了FOXO1的调节。

    • MRSA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FREE

      2010, 9(2):85-88.

      摘要 (4827) HTML (0) PDF 835.00 Byte (3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SCCmec分型技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基因分型,以了解医院感染MRSA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天津市南开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MRSA 40株,进行耐药谱分析、PFGE分型和SCCmec分型。结果40株菌耐药谱高度相似,可被分为A—E 5个PFGE型,其中A型21株,B型8株,C型4株,D型6株,E型1株;SCCmec分型:Ⅰ型1株,Ⅲ型33株,Ⅳ型1株,V型5株。通过对医院内菌株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析,明确了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即在2007年1月—2008年12月存在MRSA散发感染。结论 PFGE可有效鉴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SCCmec分型对是否为医院感染菌株有提示作用,两种分型方法相结合可更好地鉴定流行菌株的特征,为医院感染的监控提供依据。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的检测与分析     FREE 

      2010, 9(2):89-92.

      摘要 (2727) HTML (0) PDF 835.00 Byte (2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方法 选择住院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采用BD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以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肉汤稀释法测定无菌体液及分泌物标本分离的41株MRS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 脑心浸液琼脂诱导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株,进一步用Etest试条检测万古霉素敏感性。结果 239株葡萄球菌中有160株MRS,痰液、脓液、血液及胸腹腔积液标本是其主要来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呈多重耐药性,但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敏感率为100.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株。患者无菌体液及分泌物 hVIS检出率为14.63%(6/4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7.14%(1/14),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8.52%(5/27)。结论 准确检测出MRS和hVIS,对临床有效控制感染极为重要。

    • 43株临床铜绿假单胞菌exoS、exoU基因的携带及其耐药性     FREE 

      2010, 9(2):93-96.

      摘要 (2598) HTML (0) PDF 885.00 Byte (1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43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素基因exoS、exoU携带情况以及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毒素基因的分布,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43株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中,37株(86.05%)exoS基因阳性,6株(13.95%)exoU基因阳性,无同时携带2种基因菌株。携带exoU的临床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携带exoS菌株,其中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携带毒素基因exoU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所占比例较低,但耐药率高。

       

    • 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开放性地震伤气性坏疽诊治中的运用     FREE 

      2010, 9(2):97-99.

      摘要 (2383) HTML (0) PDF 851.00 Byte (2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开放性地震伤气性坏疽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开放性地震伤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学涂片筛查,怀疑气性坏疽者立即予以隔离,并视病情采取相应手术和抗感染治疗。创面处理后再次行分泌物涂片筛查,阳性者予以再手术治疗。结果 对376例开放性损伤468次创面分泌物涂片,结合临床诊断为气性坏疽者25例,其中初次涂片结果显示革兰阳性(G+)粗大杆菌20例,培养确认气性坏疽杆菌者12例(包括5例涂片阴性者);创面处理后分泌物涂片显示仍有少量G+粗大杆菌残留者12例,再次扩创后涂片未发现G+粗大杆菌。截至2008年7月底,25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救治期间,在分诊时即诊断出气性坏疽,无漏诊和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结论 在发生大面积开放性创伤患者聚集时,合理使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助于及时、准确筛查出创伤性气性坏疽,提高治疗效果并防止医院感染。

    • 感染性心内膜炎182例临床分析  FREE

      2010, 9(2):100-102.

      摘要 (2086) HTML (0) PDF 850.00 Byte (2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IE患者易患因素按比率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5.17%),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24.73%),风湿性心脏病(13.19%)等;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7.25%)和贫血(88.46%);2次血培养培养出同一病原菌中,最常见细菌为血液链球菌(11.7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03%);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赘生物的检出率为95.05%。11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者中,2例(1.68%)死亡;63例经内科治疗者中,6例(9.52%)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栓塞及急性心衰。结论 近年来IE的易患因素与以往不同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比率增高,而风湿性心脏病比率下降;病原菌以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但呈多样化、复杂化特点;血培养的阳性率亟待提高;及时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 一种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FREE

      2010, 9(2):103-105.

      摘要 (2606) HTML (0) PDF 1.11 K (2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开发医院感染监测软件(HIMS),有效监控医院感染。方法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并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相应的HIMS,将其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中。结果 该系统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得到具体应用,发挥了实时监控、预警报告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医院感染监测的各项基本功能需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 临床研究
    • 667例骨科手术切口目标监测与干预效果评价     FREE

      2010, 9(2):106-108.

      摘要 (2424) HTML (0) PDF 846.00 Byte (2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方法 分2个阶段对在洁净手术室进行的骨科手术切口进行监测,第1阶段即2008年3月1日—12月31日(调查阶段),主要调查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第2阶段即2009年1月1日—5月31日(干预阶段),根据前阶段的调查结果对可干预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比较两阶段的感染率。结果 调查阶段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5.07%(23/454),干预阶段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41%(3/213),干预阶段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χ2=4.25,P<0.05 )。结论 加强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保证手术器械及用物灭菌质量、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正确进行外科手消毒、严格执行换药操作规程、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与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       FREE

      2010, 9(2):109-111.

      摘要 (2851) HTML (0) PDF 809.00 Byte (60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3 326例骨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 326例骨科手术患者中,11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3.49%。其中截肢术术后感染率最高,达30.39%(31/102)。骨科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应重视并针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持续改进工作质量,以有效降低和防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 胃肠道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评价     FREE

      2010, 9(2):112-113.

      摘要 (2882) HTML (0) PDF 0.00 Byte (10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监测方法下胃肠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降低感染率,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某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实施目标性监测前,对照组)及2008年7月—2009年6月(实施目标性监测后,监测组)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2.30%,监测组下降至7.00%,两组比较,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98,P<0.05)。结论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FREE

      2010, 9(2):114-117.

      摘要 (3183) HTML (0) PDF 835.00 Byte (2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和总结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规律。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住院的65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41.54%)、神经内科监护病房(29.23%)、神经外科监护病房(10.77%)、呼吸内科(10.77%)较常见;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70%;感染患者大多为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且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感染前反复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者;部分病例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34.55%)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00%)较多。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病情重,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掌握其临床特点、感染分布及耐药规律,对临床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

    •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    FREE

      2010, 9(2):118-120.

      摘要 (2623) HTML (0) PDF 814.00 Byte (2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寻求有效控制方法。方法对某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 192例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 192例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225 例,238 例次,医院感染率18.88%,感染例次率19.97%,较平均医院感染率4.3%明显增高(χ2=550.11,P<0.01)。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58.82%)、泌尿道(15.55%)、胃肠道(10.93%)、皮肤软组织(10.08%)等。高龄、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伴有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发生医院感染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脑梗死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病种,且发生医院感染后影响预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基础上,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实验研究
    • 990株临床非发酵菌的种群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FREE

      2010, 9(2):121-124.

      摘要 (2841) HTML (0) PDF 856.00 Byte (2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菌种分布及耐药谱,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990株非发酵菌资料。结果990株非发酵菌分为11个菌属,其中以不动杆菌属细菌最多,占43.43%(430/990);假单胞菌属和窄食单胞菌属次之,分别为34.75%(344/990)和10.71%(106/990)。分离最多的前4种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9.19%)、洛菲不动杆菌(20.61%)、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种(13.74%)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71%)。标本中以痰液分离菌数最多,占79.80%(790/990),其次为咽拭子7.88%(78/990)、体液6.87%(68/990)。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奈替米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培氟沙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变化显著(P<0.005或P<0.05),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属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变化显著(P<0.005或P<0.05),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替卡西林、亚胺培南和奈替米星。结论非发酵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定期监测细菌变迁和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FREE

      2010, 9(2):125-127.

      摘要 (2448) HTML (0) PDF 813.00 Byte (3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痰涂片显微镜检查(镜检)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痰标本在进行细菌培养之前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培养出来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对二者镜下染色的性质和形态进行比对;二者一致者作为病原菌进行下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86份合格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40株,阳性率68.7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5株,革兰阴性杆菌316株,真菌39株。痰涂片镜检与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72.01%(566/786),其诊断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59.35%,阳性预测值为80.77%,阴性预测值为54.89%。结论痰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痰涂片镜检可以提高痰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

    • 经验交流
    • 158例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FREE

      2010, 9(2):128-129.

      摘要 (1750) HTML (0) PDF 772.00 Byte (1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2009年2月1日—5月30日,从该院外科出院归档病历中每月抽取50份调查,从中筛选手术病例1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手术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达100%。其中,单一用药占31.65%,联合用药占68.35%;用药时间1~27 d,平均(5.86±3.43) d;术前2 h内用药者占77.22%,22.78%的病例给药时机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 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FREE

      2010, 9(2):130-131.

      摘要 (2729) HTML (0) PDF 742.00 Byte (2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间分离的细菌,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三相水解试验检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结果共收集64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ESBLs阳性株33株,占51.56%;ESBLs阳性菌株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大多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18.18%);ESBLs阳性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1或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率较高,这也是其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及时监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 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临床应用观察   FREE

      2010, 9(2):132-133.

      摘要 (1821) HTML (0) PDF 738.00 Byte (2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手术室2004年7月—2008年12月间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运行情况。结果调查期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共运行6 623锅次, 其中达标(低温化学指示卡和指示胶带均变色良好)6 519锅次,不合格104锅次,不合格率1.57%。每周1次(每周一的第1锅次)的生物学监测——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微生物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应用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高水平消毒、灭菌,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快速等优点。

    • 基层医院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FREE

      2010, 9(2):134-135.

      摘要 (1253) HTML (0) PDF 735.00 Byte (1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上肢浅静脉通过留置针泵入多巴胺引起的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覆盖所有病变,每24 h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每4 h更换1次;余处置两组相同。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炎症消除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为(24.50±16.90)min、红肿消除时间为(152.70±92.30)min,分别优于对照组的(67.40±53.20)min、(464.70±382.00)mi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均P<0.01)。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通过留置针泵入多巴胺所致的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沟通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FREE

      2010, 9(2):136-137.

      摘要 (1985) HTML (0) PDF 727.00 Byte (20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沟通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进行的42次定期沟通与132次非定期沟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定期沟通42次,发放“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40份,调查总票数4 183票,满意3 987票,满意度95.31%,高于建立沟通机制前(89.72%);非定期沟通132次,其沟通次数和发挥的作用大于正式沟通,且具有即时、快速、便捷,双向性好,时效性好的特点。结论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后,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显著改进。

    • 综述
    • 疱疹病毒与宿主细胞骨架间的相互作用   FREE

      2010, 9(2):138-140.

      摘要 (1770) HTML (0) PDF 817.00 Byte (2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疱疹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骨架有效地进入细胞、复制以及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为促使这一过程顺利完成,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病毒蛋白必须与宿主细胞分子马达相互作用,以便使病毒在感染细胞中正确定位。本文就疱疹病毒如何利用宿主细胞骨架、相关的分子马达和重塑蛋白将复杂的病毒结构高效地转入或转出细胞进行简要综述。

    • 医院感染发展趋势与防范策略     FREE

      2010, 9(2):141-143.

      摘要 (2061) HTML (0) PDF 814.00 Byte (2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医院感染伴随医院产生,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难题。医院感染不仅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阻碍高新技术的开展,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医院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加强医院感染研究,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

       

    • 译文
    • 清洁
      ——2008年美国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节译(Ⅰ)    FREE

      2010, 9(2):144-144.

      摘要 (2065) HTML (0) PDF 809.00 Byte (2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