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简介:

汤渝玲

中图分类号:

R512.91R519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2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
  • 摘要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8~57岁。22例患者均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12例患者出现皮疹,7例患者可触及脾大,15例患者伴有消瘦、口腔白斑、淋巴结大。患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伴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CD4+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均<50 cells/μL;21例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感染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常见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影,其次为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16例患者在积极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5例患者转回当地继续治疗,仅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出现严重的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清腺苷脱氨酶可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艾滋病患者均有明显免疫力缺陷。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用本文

彭帆,钟正,孔祥龙,等.2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7):610-614. DOI:10.3969/j. issn.1671-9638.2018.07.011.
PENG Fan, ZHONG Zheng, KONG Xianglong,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2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J]. Chin J Infect Control, 2018,17(7):610-614. DOI:10.3969/j. issn.1671-9638.2018.07.01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摘要阅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8-10
  • 最后修改日期:2017-10-23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7-28